加尔布雷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1908年-2006年4月29日),美国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新制度学派的领军人物。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曾就学于多伦多大学安大略省农学院(现圭尔夫大学) ,1934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在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政府任多种重要职务。1949~1975年重返哈佛大学教书,依然活跃于公共事务上,担任约翰·肯尼迪总统的顾问及驻印度大使(1961~1963)。其具有影响力的自由派着作(常因文字优美受到赞扬)检验了美国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强弱。在《富裕社会》(1958)中,他要求少强调生产,多注意公用事业。在《新工业国家》(1967)中,他呼吁用知识上和政治上的新措施解决美国经济竞争衰减的问题,展示了美国「管理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日益增多的相同点 [1]
主要著作
《美国资本主义:抗衡力量的概念》(1952年)《1929年大崩盘》(1955年)、《丰裕社会》(1958年)《新工业国》(1967年)《经济学与公共目标》(1973年)、《不确定的年代》(1976年)《一个永久开明人士的记述》(1971年)等,被认为是加尔布雷思的主要著作。本文集除收入了这些著作的重要的精彩内容外,还收录了另一些反映加尔布雷思对某些经济学前辈——亚当·斯密对政治经济学术语的贡献和为政治经济学奠定的基础,卡尔·马克思影响深远的不同观点(加尔布雷思承认,马克思并不是他经济学生涯中的重要人物,但任何学者都不能忽视马克思的存在),托尔斯坦·凡勃伦傲慢、独特的观点,以及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西方经济学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看法的文章。另外,中译本还增加了2004年由霍顿·密夫林公司(Houghton Mifflin Company)最新出版的小册子《无罪欺诈的经济学分析——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相》。
遗闻轶事
加尔布雷思文笔辛辣,言辞锋利,举止动作又充满新格兰地区、哈佛菁英的气息;恃才傲物之余,得罪许多人,自然不在话下。有一次,他向肯尼迪总统抱怨:他很困惑,为什么《 纽约时报 》说他“傲慢自负”?肯尼迪快人快语:“这有什么奇怪,其他人也是这么觉得。”肯尼迪就任总统后,派他为驻印度大使。在回忆录里,他自我解嘲:“我一直认为,肯尼迪希望我加入他的团队;但是,也希望和我保持适当的距离──大概就是美国和印度的距离。”他的诙谐机智,应该和父亲有关。他父亲原是一位老师,后来从商,最后从政。他记得8岁时,参加父亲的一场政见发表会;这是加拿大的乡镇,他父亲站在一大堆干马粪上发表政见。他故作诚恳状,向听众道歉:自己不得不站在保守党的基础(马粪)上讲话──观众哄堂大笑,乐不可支。肯尼迪遇刺后,他曾担任林登·约翰逊总统的文胆。有一次,约翰逊用得州俚语问他:你觉不觉得,作一场经济政策的演讲,就像尿尿在自己腿上一样?──自己觉得灼热,其他人却无动于衷!加氏傲慢自负,其来有自;他发表20余本著作,读者以千万计。说他是读者群最广的经济学者,并不为过。然而,他也有细致的一面。英国《 独立报 》(The Independent)的讣闻,是由一位资深记者执笔。他回忆多年前,两人交往的伊始。1968年,加氏极力运作,反对休伯特·汉弗莱(Hubert Humphrey)成为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记者和盖氏约好,下午到哈佛访问他。午后不久,他走进加氏的研究室;发现加氏瘫坐在沙发上,显然午餐时喝了不少酒。访谈开始,加氏就出言不逊,表示一般记者的无知,无人可及。一阵无的放矢之后,记者深深地吸了口气,告诉加氏:你在浪费我的时间!说完,起身就走,搭机飞回纽约。进电梯之前,他听到身后加氏追上来,喃喃道歉。两天后,他接到加氏的一封短笺。加氏表示:如果记者愿意承担再浪费一次时间的风险,那么,他很乐意配合帮忙!再次碰面后,他们逐渐交往,成为好友。事后,记者才知道,访谈的那天上午,加氏刚接到消息: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决定下嫁希腊航业巨子奥纳西斯!对他而言,肯尼迪和杰奎琳都是他心仪仰慕的人物;遗孀嫁作商人妇,他悲痛难抑,才多喝了几杯酒。回忆录里,加氏也承认自己偶尔情绪失控。他担任印度大使时,惊闻挚友安娜·埃莉诺·罗斯福过世;他要副手立刻下半旗致哀。副手表示,依往例,下半旗要等国务院的指令。“×××”,加氏大怒,三字经脱口而出,要副手立刻执行。稍后,国务院确实通令,全球美国使馆下半旗致敬;加氏也向副手道歉。
參考來源
- ↑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的理论核心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