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刘永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永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42年12月21日
吉林省长春市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刘永才(1942.12.21- )飞航技术专家[1]中国工程院院士[2]吉林省长春市人。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科技委顾问,国家某重点型号系列技术顾问、院信息化顾问、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专家组总体组组长。任总装科技委兼职委员,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分会高级顾问,中国数学会均匀设计分会名誉理事长、国内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多个型号的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型号总指挥,院科技委副主任、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

长期在科研第一线从事飞航装备的设计、试验和制造的研究工作,在系统工程、总体设计、可靠性、信息化等方面有重大成就,为我国飞航事业及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人物简介

刘永才,男,1942年(壬午年)12月生,吉林省长春市人,1966年1月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有翼导弹设计专业。历任航天三院三部副主任、航天三院科技委常委、航天三院科技委副主任、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常委以及副总师、总师和型号技术顾问。现兼任航天科工集团CIMS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三院信息化总师、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学会飞行试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数学会均匀设计分会理事长、北京宇航学会理事、总装"导弹军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总装"导弹弹上设备与保障系统技术专业组"副组长。

刘永才组织和参与完成了多个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主持某型号关键技术攻关、立项综合论证、方案设计、工程研制、设计定型、批生产等各阶段技术工作。任某型号方案论证组组长,编写武器系统总体方案,研制中负责总体设计,编写了一系列总体技术文件和报告,研制期间提出了全弹机载带飞试验方法,有力地保证了飞行试验成功率。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永才长期在科研第一线从事飞航装备的设计、试验和制造的研究工作,在系统工程、总体设计、可靠性、信息化等方面有重大成就,为中国飞航事业及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国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科研成就

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八)。

2003年,荣获国防科工委武器装备型号研制个人一等功和中国航天基金奖。

2007年,获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重大贡献奖”和金质奖章,同年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第一)。

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第一)。

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务院颁发的首批国家级技术创新团队奖,排名第一)。

刘永才
刘永才院士

社会任职

总装"导弹弹上设备与保障系统技术专业组", 副组长

北京宇航学会, 理事

总装"导弹军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委员

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学会飞行试验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委员、副主任委员

中国数学会均匀设计分会, 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

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学会, 理事、常务理事

获得荣誉

刘永才同志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次,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

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

在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

2000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5]

2004年获中国航天基金奖。

2006年获中国航天事业50年杰出贡献奖[6]。。

2009年被评选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视频

刘永才院士访谈

大家20171123中国陆基巡航导弹总师刘永才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