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再走絳州(王友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再走絳州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再走絳州》中國當代作家王友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再走絳州

王友明(左)與趙新堂(右)在鼓樓前牌坊處合影。

最美人間四月天,春風含笑柳如煙。在這滿眼翠綠,鳥語花香的季節里,我受邀參加首屆【盛世華府杯】「魅力古城·清韻新絳」全國徵文大賽頒獎典禮,便有了再走絳州的機會。

之所以說是再走絳州,因為20多年前,我曾在北京軍區駐侯馬289醫院供職。侯馬與絳州,地緣相近,文緣相通,人緣相親。我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新絳籍戰友的陪同下,多次到絳州古城走馬觀花。

絳州,新絳縣的古稱,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北部,地處黃土高原。北靠呂梁山,與臨汾鄉寧、襄汾接壤;南依峨嵋嶺,與運城聞喜連貫;東鄰侯馬、西連稷山;汾、澮二河,穿境而過。絳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時曾為晉都,戰國時屬魏,南北朝時,北魏置東雍州,北周明帝改為絳州。絳州,雕刻着一段自己的輝煌往事。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州治從玉壁遷至今縣城處。廢正平郡,改為絳郡,領正平(今新絳)、龍門、太平、曲沃、翼城、稷山、絳、垣曲等8縣;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絳州總管府,轄絳、潞、蓋、建、澤、沁、韓、晉、呂、澮、秦、蒲、虞、芮、邵等15州,絳州領正平、太平、曲沃、聞喜、稷山等5縣;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罷總管府稱雄郡,領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等7縣;貞觀中,絳州屬河東道,領治仍舊;五代,襲唐制;宋為雄州,置絳郡防禦,轄正平、曲沃、翼城、太平、稷山、絳、垣曲等7縣;金置絳陽軍節度使,興定二年(公元1218年),升為晉安府,總管河東南路兵馬;興定三年(公元1219年),置河東南路轉運司,領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平水等8縣;元初為中州,置絳州行元帥府,轄河、解二州各縣;後罷元帥府,仍為絳州,隸平陽路,領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等7縣;明為絳州,屬山西布政司,隸平陽府,領稷山、垣曲、絳等3縣;清初,屬領仍舊;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為直隸絳州,領稷山、河津、聞喜、垣曲、絳等5縣;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5月,廢州改縣,取咸於維新之義,又兼與鄰近的絳縣相區別,始改稱新絳縣。由此可見,昔日的絳州是何等輝煌!

王友明(左一)與李福雲(中)、淮戰科(右一)在絳州大堂內合影

這次走絳州,除迫切在頒獎典禮上要與近在咫尺卻未曾謀面,而又心儀已久的運城市文友淮戰科老師相見外,還真心想訪幽探秘絳州古遺,深情觸摸滄桑歲月留下的歷史痕跡。

那天午餐後,我沒有休息,便在淮戰科老師的陪伴下,驅車直奔絳州三樓。走下車來,一座保存完好的牌坊映入眼帘。這是一座四柱三層的木構牌坊,門額上書有「修德」兩個金黃色大字,字跡有些模糊,如仔細觀看,還是可以看清楚的。柱腳石墩上有4尊形態各異的石獅,為牌坊增添了無限生機。雖然天氣反覆無常,時陰時晴,天色也有點昏暗,但我的心空卻是一片明淨。

穿過牌坊,走近鼓樓,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基址宏大。我們意欲登樓,卻發現樓門緊鎖,只好繞樓觀賞。鼓樓是磚石混砌而成,東西有拱形洞門相通,有一位中年男子正在此乘涼。我們走向前詢問:「師傅,您有鼓樓門的鑰匙嗎?」他答:「沒有,我是維修工人,現在是吃飯時間,拿鑰匙的人下午3點才能過來開門。」我們只能望而興嘆。從百度中得知,鼓樓現存木結構為明代遺構,因年久失修,2014年進行搶救性翻修和彩繪後,又一次煥發出新的風采。據史料記載:公元1347年,李榮祖出任絳州知州。在絳州財政收不抵支的境況下,他帶頭捐出自己一個月的俸祿,最後依靠當地鄉紳與百姓的募捐,於一年後的冬天,建成了這座鼓樓。

時光流轉,歲月更迭,但建造鼓樓背後所蘊藏的一代廉吏忠於職守、迎難而上的故事,卻一直流傳至今。

王友明(中)與淮戰科(左一)、李福雲(右一)在「洄蓮亭」合影

站在鼓樓旁的高坡上,我注目遠望,不遠處是一座宏大的老戲台。淮戰科老師說,這就是著名的樂樓,專為酬神演戲之戲台,也是城內過年過節時戲曲活動的主要場所。樂樓是一座明代遺構,坐南向北,整體東西長16.7米、南北寬8.87米,磚石砌台基高2.6米,占地面積148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和1983年均有維修,2008年落架大修。其面寬五間、進深四椽、重檐式建築。下層為四坡頂,上層前檐歇山、後檐懸山頂,前出抱廈,二層梁架,為三架梁通檐用二柱,檐下施三踩單翹斗拱。戲台面對七星坡,坡道寬廣,南低北高,呈傾斜狀,觀眾可以就勢觀看演出,不受任何遮擋。樂樓與鼓樓、鐘樓,並稱絳州三樓,1996年11月20日,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看到戲台的柱子上,還懸掛着大紅燈籠,洋溢着一派繽彩紛呈的景象。我心中暗想,這戲台上,曾演繹過多少才子佳人的愛恨情仇?多少悲歡離合的動人故事?多少社會發展的時代大劇?樂樓,真的具有着非常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順着鼓樓一側的城牆,行走百十步,便來到鐘樓下,依然是「鐵將軍」把守着大門。透過門縫,我清晰地看到樓身為磚砌。據介紹,四向辟磚券拱門,柱頭上施闌額、普柏枋,斗拱形制為三踩單翹,每面置平身科一攢、出45°、斜拱。梁架為抹角樑上承井口枋,十字歇山頂,琉璃脊飾。樓院南北長45米、東西寬17.33米,占地面積780平方米。《新絳縣誌》記載,創建於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元明清均有修葺,1979年、1994年又作重修。現存梁架為明代遺構,樓體邊長為9.45米,方形基座高1.74米。樓內懸金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鐵鐘1口。1996年11月20日,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鐘樓在南,簡約大方;鼓樓偏北,高大巍峨;樂樓在東,美奐華麗。此三樓,各具特色,參差錯落,猶如鑲嵌在緩坡上的「明珠」,美得那麼寧靜,在春陽下熠熠生輝,折射出迷幻的五彩斑斕!我想,如果在高空俯瞰,一定最具視覺震撼力。

王友明在城隍廟留影

緊鄰鼓樓,有一座城隍廟,原建於明洪武年間,歷代有修葺。現存建築是2011年新絳縣委、縣政府投資1200萬元,對照清光緒版《直隸絳州志》中的建築圖,在其原址上復建的。中軸對稱布局,主要建築有:牌樓、山門、獻殿、東西配殿、主殿、東西廊房、放生池、寢宮、東西耳殿、十八層地獄,為「前朝後寢」的形制,體現了古代州一級城隍廟的建築規制。讓我最感興趣的,還是那些楹聯:夫婦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兒女原宿債討債還債有債方來;孝乃情深情乃孝,心知愛重愛知心……無論是詠物言志,還是寫景抒情,均凸顯了撰聯人高超的概括力與駕馭文字的本領,寥寥數語便達到文情並茂、神形兼備的效果,給人以思想藝術美的感受。楹聯,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學瑰寶,已經融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前進方向的助化劑和潤滑油,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非物質文化部件。正在城隍廟內徜徉,我接到了新絳縣作家協會主席李福雲的電話,說是過來陪我們一同遊覽,心裡瞬時有一條感動和溫暖的溪流涌動。

不到10分鐘,李福雲主席就來到絳州大堂門前廣場。他用簡短的語調對我說:「從淵源上講,鼓樓、樂樓、鐘樓都是絳州署大堂的附屬建築。」說話間,便邁進了絳州大堂正門,我不由得眼前一亮:一片綠意盎然,一條青磚甬路,一座禮儀之門。繞過儀門,中間區域是被玻璃封閉保護起來的考古遺址,看着那一堆堆土塊、磚牆,我不明就裡,便詢問李福雲主席:「這裡的構造,為什麼是這樣的?」他悠然不迫地說:「這裡有唐、宋、金、元、明、清6個歷史時期的建築基址遺存,以及一萬多件藏品,有陶片、瓷片、鐵錢等。大量不同時期的文物,在同一個斷面鋪陳,呈現了古絳州延綿千載的文化脈絡和歷史記憶。」聽罷此言,我不禁感慨:腳下踩着的,可是耀眼千年的輝煌啊!

王友明(左一)與李福雲(中)、淮戰科(右一)在龍興寺合影。

絳州大堂,面寬七間,進深八椽,單檐歇山筒瓦頂,檐下為五鋪作單下昂斗拱。大堂高大寬闊,巍峨壯觀,人置其間四顧空曠,威嚴之感油然而生。據有關專家說,全國州衙正堂規制通例為5間,而絳州獨為7間,乃國內少見。現全國尚保留有3處州衙大堂,「繹州大堂」是其中的佼佼者。大堂建築風格粗獷豪放,造型樸實無華,堂內柱子,特別是前後門楹柱,其粗難以合抱。為擴大堂內面積,內柱大量減少,橫樑為三架重疊,與縱向大內額,由額相接,與橫行大梁,疊架承重,撐以通天立柱,堅固有力。樑柱多為原始材料剝皮稍加砍削而成,無統一規格可循。從總的風格看,現建築應為元代重建造構。在大堂中心的正堂前,有一塊已碎裂成多塊的「魚兒跪堂石」,意為魚兒喝水各憑良心。儘管正堂有「明鏡高懸」的官匾,但究竟公正與否,只有天知道了。絳州大堂閱歷千年,在此發生了如唐大將張士貴坐堂,白袍小將薛仁貴從軍入帳等諸多故事。大堂內,還有一件非常珍貴的文物——《文臣七條》碑,在北壁東、西側各嵌有一塊高約1米、寬約0.7米的碑石,分別為《文臣七條》《武臣七條》,均為宋徽宗時期刻制,上書敕宋真宗趙恆御製,時時警勉為政百官,這在全國還是首例。在今天,不僅有其歷史的借鑑作用和參考價值,而且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另外,還有4塊大型石質覆盆式蓮花柱礎,依然炫耀着唐代的輝煌。置身在大堂中央,我微微閉目,仿佛聽到衙役們「威」「武」的堂威之聲。

步出絳州大堂側門,拐了一道彎,便進入絳守居園池。此園,歷代俗稱「隋代花園」「隋園」「蓮花池」「新絳花園」「居園池」,始建於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由內軍將軍臨汾令梁軌開創,是供太守、官僚、士大夫及其妻室兒女遊樂的地方。歷經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官衙州牧的添建維修,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特色風貌,展現了匠心獨運的巧妙心思,成為我國園林史研究的重要資料。這是中國現存唯一的隋代官家園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國家重點公園」。

王友明(中)與淮戰科(左一)、李福雲(右一)在絳守居園池合影。

信步而行,每一步似乎都會踏響歷史的音符,每一塊磚石、每一棵樹木、每一株花草、每一座小橋、每一棟建築,均記載着無數的故事與傳說。這裡的確留下了王通、王績、王勃、王之渙、岑參、范仲淹、梅堯臣、歐陽修、司馬光等文人墨客人的足跡,有的還留下了題詠之作。

在屹立於芙蓉池南岸的「洄蓮亭」前,我們合影留念,說古論今。亭內有一方石桌,四個石櫈,可供飲酒、弈棋、撫琴之用。透過窗口,眼前是長方形池塘,一泓清水,幾許木石,樹影迷離。不經意間,范仲淹《絳州園池》一詩湧上心頭:「絳台使君府,亭台參園圃。一泉西北來,群峰高下睹。池魚或躍金,水簾長布雨。怪柏鎖蛟虬,丑石斗貙虎。群花相倚笑,垂楊自由舞。靜境合通仙,清陰不如暑。每與風月期,可無詩酒助。登臨問民俗,依舊陶唐古。」這首詩,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絳園的如畫風光,歌頌了絳州淳樸的民風民俗。

踏上一座古橋時,李福雲主席慢聲低語地說:「歐陽修的岳父薛奎,就是絳州人,北宋時期的大臣。緣於此,歐陽修更是縱情於絳州的山水間,留下了讚美的詩篇。」我有點驚訝地說:「噢,我說呢,歐陽修《絳守居園池》一詩的筆觸,那麼細膩深情!」我再次從百度里搜出這首詩欣賞:「嘗聞紹述絳守居,偶來覽登周四隅。異哉樊子怪可吁,心欲獨出無古初。窮荒搜幽入有無,一語詰曲百盤紆。孰雲已出不剽襲,句斷欲學盤庚書。荒煙古木蔚遺墟,我來嗟祗得其餘。柏槐端莊偉丈夫,蒼顏鬱郁老不枯。靚容新麗一何姝,清池翠蓋擁紅蕖。胡鬅虎搏豈足道,記錄細碎何區區。虙氏八卦畫河圖,禹湯皋虺暨唐虞。豈不古奧萬世模,嫉世姣巧習卑污。以奇矯薄駭群愚,用此猶得追韓徒。我思其人為躊躇,作詩聊謔為坐娛。」園以人傳,園以文傳,本是官衙花園的絳守居園池,由此聲名大震,成為人們嚮往的人間仙境。

遊走在居園池內,我感受到了布局之美。李福雲主席自豪地說:「居園池分別為春、夏、秋、冬四園,每個景區分別種植了與四季相應的迎春、夏蓮、秋菊、冬梅等花卉,還充分運用琴、棋、書、畫、石、亭、桌、壺等物品,來營造春濃、夏艷、秋實、冬寒的人文意境。」極目四望,假山聳峙、池水倒映、溝渠環繞、小舟自橫、花卉爭艷、古柏參天、曲徑小橋、幽雅美妙……我蹺指稱讚:「絳守居園池,真的可與蘇州園林相妣美啊!」

王友明在絳州龍興寺留影。

出了絳守居園池,驅車10多分鐘,便來到坐落在龍興路北端高阜上的龍興寺。該寺始建於唐,原名碧落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暖暖的春陽下,靜靜地站在寺門前,抬頭仰望聳立的龍興塔,給我一種剛毅之感。

進入寺門,要登上108級青石台階,才能到達碧落碑處,這是龍興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年逾古稀的我,面對高高的台階,沒有一絲恐懼感,反而有着「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良好心態,一步一步向上攀登。來到最後一個平台上,我雙手插兜,挺起胸膛,目視來路,以龍興塔為背景,照了一張相。同行的文友誇獎說:「您不愧是當過兵的人,身姿挺拔,儼然一位指揮千軍萬馬的老將軍!」我知道,這是溢美之言,可心裡還是覺得美滋滋的。

在碧落碑旁,年輕女解說員風趣幽默地進行了一番講解:對於碑名的由來,有說是取於碑文中的「棲真碧落」一詞,有的說是因為碑在碧落觀中。此碑高2.26米、寬1.03米、厚0.21米,系唐高宗李治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高祖李淵第十一子韓王元嘉的兒子李訓、李誼、李撰、李諶為其亡母房氏祈福而立。文為篆體,共21行,每行32字,除去空闕,實有630個字。碧落碑,小篆俊秀,書寫特異,筆法工整,布局嚴峻,後人難以認讀,為我國書法史上的珍品。其中最富價值的,是以小篆而稱譽全國的書法藝術名碑《碧落碑》。篆書由誰書寫的很難確定,歷來有很多種說法,不管怎樣,它是唐代篆書書法中的一件精美而又風格獨特的作品。筆畫細挺,線條圓潤,字狹長,有的筆畫、部首仍然保留了大篆字體的象形特徵,讓人想到日月、雲霜、蟲魚等自然界的事物,顯得古樸而有意趣。結體大多上緊下松,左右對稱、平穩,整篇碑文在布局上整齊嚴格,又具有豐茂古雅的特徵。

碧落碑

說到這裡,年輕女解說員微微一笑,講了一個故事:自詡為李斯之後的李陽冰見了此碑後,愛慕備至,居然徘徊數日不忍離去。左右琢磨,反覆研習。誰知到底也沒有學成個樣子,惹得他十分惱火,自恨不如,竟憤然以槌擊之,羞愧而去。碑上有一塊殘缺,相傳就是李陽冰的槌痕。後人不僅把這個有趣的故事鐫刻在碑側,還依照原樣重刊了一石,與碧落碑並列一處,稱之為新碑。

離開碧落碑,穿過側面的一扇小門,我們來到龍興塔下。年輕女解說員說,因龍興塔是絳州古城的獨特標誌,故稱「絳州寶塔」。建於唐貞觀年間,原高8層,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重修時包鑲外皮,增高為13層,塔呈八角形,通高43.7米。古塔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寶塔騰煙」這一奇觀,至今令人迷惑不解。到底是什麼原因,不得而知,有待於考證。每個塔角上都懸掛着一個鐵鈴鐺,陣陣清風吹來,鈴鐺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且各不相同,此景稱為「八方協律」。這座塔的文化屬性非常明顯,每級都有獨特的題額,依次為:一柱擎天、兩莖仙掌、三汲龍門、四大躋空、五雲獻瑞、六鰲首載、七星召應、八風協律、九陌看花、二園蓉境、十方一覽、十二碧城、十州三島。單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古人的文化審美水平是蠻高的,切題很有寓意,看起來並不突兀,底蘊也頗深。塔身逐級收縮,每層設有4個瞭望窗口,每層設有塔檐,磚雕仿木斗拱,梁架清晰可見,疊澀明顯。她微微一笑說:「各位如果有興致,可以親身體驗一下登塔的妙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我向來喜愛登高望遠,便趕緊招呼淮戰科老師、李福雲主席一同登塔。塔的內部,設計有爬梯,扶手是鐵的,踏板是木頭的。我們沿着逼仄的樓梯,一級一級登臨塔頂,內部空間狹小,但布局精巧。頂層空間,僅容納三四個人,可以從狹小的圓洞處匍匐到塔的外沿,瞭望窗外的風景。我本來不想去觀賞,經不住淮戰科老師、李福雲主席的再三鼓動,最終還是匍匐出去,卻由於沙塵天氣,阻擋了視線,未能達到遠處景色,一目了然的最佳效果。但千年古城煥發出的新姿,還是一覽無餘,我感到胸襟為之一開,遂想起了王之渙的名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切實對他揭示出來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欽佩不已!

身在最高層,我想到了自己攀爬文學之山的過程,當千辛萬苦地登上高高的山頂時,心裡是多麼幸福!因我用行動證明了這樣一句名言:「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在我心裡,熱愛就是這樣從每一個足印開始的一路仰望。與之相比,攀爬中所經歷的艱辛、磨難、生與死的考驗等都是那麼渺小。

走出龍興寺,握手告別時,我又想起淮戰科老師獲獎詩作《我在新絳等你》中的一段:「我在新絳等你/我在曾經的'小北京』'水旱碼頭』等你/聽着悠揚的民歌《走絳州》/漫步繁華的七十二行城/坐進老字號點份熱騰騰的絳州銅火鍋/咂幾口汾雁香美酒/絳州歷史的興味便裊裊不絕/縈繞在舌尖/我在新絳等你……」[1]

作者簡介

王友明,河北臨西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天津散文研究會理事、河北省散文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