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要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要素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隨着社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內部審計報告,是指內部審計人員根據審計計劃對被審計單位實施審計程序後,對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出具的書面文件。內部審計報告的要素應當包括標題、收件人、引言段、責任段、意見段、簽章和報告日期等。

標準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應當包括下列要素:

1.標題。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標題統一規範為「內部控制審計報告」。

2.收件人。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收件人是指註冊會計師按照業務約定書的要求致送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對象,一般是指審計業務的委託人。內部控制審計報告需要載明收件人的全稱。

3.引言段。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引言段說明企業的名稱和內部控制已經過審計。

4.企業對內部控制的責任段。企業對內部控制的責任段說明,按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的規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內部控制,並評價其有效性是企業董事會的責任。

5.註冊會計師的責任段。註冊會計師的責任段說明,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審計意見,並對注意到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重大缺陷進行披露是註冊會計師的責任。

6.內部控制固有局限性的說明段。內部控制無論如何有效,都只能為企業實現控制目標提供合理保證。內部控制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受其固有限制的影響,包括:(1)在決策時人為判斷可能出現錯誤和因人為失誤而導致內部控制失效:(2)控制的運行也可能無效;(3)控制可能由於兩個或更多的人員進行串通舞弊或管理層不當地凌駕於內部控制之上而被規避;(4)在設計和執行控制時,如果存在選擇執行的控制以及選擇承擔的風險,管理層在確定控制的性質和範圍時需要作出主觀判斷。

因此,註冊會計師需要在內部控制固有局限性的說明段說明,內部控制具有固有局限性,存在不能防止和發現錯報的可能性。此外,由於情況的變化可能導致內部控制變得不恰當,或對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據內部控制審計結果推測未來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風險。

7.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意見段。審計意見段應當說明企業是否按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和相關規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

8.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註冊會計師應當在本段披露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重大缺陷的性質及其對實現相關控制目標的影響程度。

9.註冊會計師的簽名和蓋章。

10.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地址及蓋章。

11.日期。審計報日期不註冊會師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包括董事會認可對內部控制及評價報告的責任且已批准評價報告的證據),並在此基礎上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形成審計意見的日期。如果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整合進行,註冊會計師應對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和財務報表審計報告簽署相同的日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