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兴化市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兴化市博物馆位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素有“鱼米之乡”的水乡兴化城区中心,是国家三级博物馆(泰州四市两区唯一的国家级博物馆),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级旅游景区[1]。1959年成立, 1993年新建馆舍与郑板桥纪念馆、施耐庵纪念馆实行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经过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现有馆藏文物2456件,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金器、玉器、书画等类别,其中国家级二级文物41件,三级文物39件,郑板桥书画真迹、唐代出土银锭等珍贵文物为镇馆之宝。

简介

兴化市博物馆现馆舍建于1993年,三层仿古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古色古香。馆内有雕塑壁画,小桥流水,复道行空,回廊相接,竹木扶疏,花香四溢。正门前有一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重檐翘角四方亭,即四牌楼。四牌楼内外悬挂着四十七块匾额,表彰兴化历史上出现的英才人杰。匾额多由当代着名书画家题写,堪称艺术瑰宝。

兴化市博物馆藏

兴化市博物馆现有藏品2000多件。经鉴定,其中国家二级文物42件,国家三级文物[2]36件。馆内现有固定陈列《郑板桥生平及其艺术成就》、《施耐庵文物史料》、《兴化历代名人史料陈列》、《吕厚民摄影艺术馆》、《南荡出土文物》等固定展览常年对外开放。此外,还不定期举办各种临时展览。

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清代“扬州八怪”和兴化籍的历史名人的书画作品较为丰富,构成兴化市博物馆藏品的一个特色。兴化市博物馆收藏的唐宋银锭,对研究中国货币尤其是银质货币的发展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兴化文庙的儒学祭器,历经明、清两代至今,完整成套,种类齐全,内涵丰富,做工精致,为中国国内罕见,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和儒学教育的重要历史见证。

有关《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家族墓的出土文物是兴化博物馆的独有文物。其中《故处士施公庭佐墓志铭》是当代研究施耐庵的最重要的文物,一向为学术界和社会所瞩目。兴化市博物馆还收藏了一批当代书画名家的作品,多数为海内外书画名家缅怀、颂扬郑板桥 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必将日益显现。

展览与藏品

李培源《行书轴》

清 纸本

幅长 :171 cm,宽 :

《行书轴》是李培源存世作品中的精品之作,保存完好,用宿墨写成,体态端庄丰腴,结构沉着稳重,秀丽而不失遒劲,规整而不失灵动,有力透纸背之功。

李春芳《行书信札》

明 纸本

幅长: 26 cm,宽 :

《行书信札》是李春芳存世作品不多的书法作品,保存较为完整,左边稍有残缺。通篇秀丽隽永,飘逸灵动,章法井然,如绢绢细流。用笔舒缓醇和,不落俗套,别开生面,深得晋唐书法精妙,体现出极高个人的素养和内在气质。

刘熙载《行书轴》

清 纸本

幅长: 168 cm,宽 :

刘熙载的书法作品存世很少,这幅《行书轴》保存完好。作品中锋用笔,浑厚有力,通篇流畅,节奏舒缓,亦张亦驰,行笔中有草意,体态丰腴秀丽,浑朴醇厚,深得颜体精妙。

慎郡王允禧《行书轴》

清 纸本

幅长: 168 cm,宽:

《行书轴》是慎郡王允禧的书法作品,保存完好。作品中锋用笔,出规入矩,张驰有度,流转自如,力道千钧,劲健洒脱,淋漓痛快,笔画开张,长撇大捺,师法王右军,深得黄庭坚笔意。

李鱓《喜鹊登梅图》

清 纸本

画心:长 228.5 cm,宽 133 cm;画轴:长 340 cm,宽 153 cm。

其作品为设色写意喜鹊登梅图轴。图绘百花魁畔,三阳开泰之季,两只喜鹊栖于枝头,相互对望,柳、石用笔刚劲,鸟羽笔触轻柔,流水蜿蜒不息。

四牌楼

四牌楼位于兴化市博物馆内,有一座飞檐拱顶的四牌楼,始建于明代,由于文革动乱,四牌楼被毁。1987年重建的四牌楼基本上保持原貌,四面和拱顶内壁,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匾额,古朴庄重,记载了兴化历史上从宋朝到民国初期的七十四位名人,每块匾额都推出一位或几位历史名人,每块匾额都包含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同时,由全国着名的四十位书法名家重新题写的匾额,使四牌楼匾额的书法价值空前提高,不仅是反映兴化历史文化的文物,而且是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李园船厅

1957年被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兴化李园船厅,雕刻精致,构造奇特。建于清咸丰年间,是扬州富商李小波私家花园的一部分。整个建筑仿佛一艘大船,船头向西,船尾向东,船厅南侧有一长形踏边,形似跳板,两边是走廊,厅顶为卷棚瓦顶,玲珑精致,船头外面有花台,缠绕的紫藤树干好似缆绳系在岸边,整个船厅一艘装饰典雅的大船,荡漾在花草树木之中。

郑板桥故居

郑板桥故居位于兴化市东门郑家巷有一座古老的青砖门楼,是清代着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的故居。共前后二进,南屋是郑板桥书画陈列室,北屋是他生前居住的地方,东房间存放着他生前用过的旧桌椅和木床,其他房间则到处挂满了后代名人为郑板桥而作的字画作品。整个故居建筑简朴典雅,充分体现出郑板桥生前写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

刘熙载故居

刘熙载故居素有“东方黑格尔”美称的文艺理论家刘熙载故居位于兴化市小关帝庙巷,坐北朝南,环境优美,有湖山假石,房屋为前后两进,均是硬山顶,东西屋尖均有封火墙。前进三间为听事厅,穿过听事厅屏门,有内天井,西侧有书斋一间,后三间是刘熙载生活起居之处,东西两房间陈列着研究刘熙载的专着和文章。

视频

兴化市博物馆 相关视频

“兴化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书画精品展”在市博物馆开展
兴化的博物馆已有三十年的历史,你可能不相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