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关中盆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关中盆地位于陕西省中部,南依秦岭,北靠北山,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千米,南北宽约30—80千米的地区,以平原和黄土台原为主。关中盆地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五市的平原和黄土台塬部分及杨凌区。关中盆地底部关中平原地势西高东低,中部较为平坦宽阔,平均海拔约400米。总面积39064.5平方千米,约占陕西全省土地面积(20.58万平方千米)的19%.关中盆地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机耕、灌溉条件都很好,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

中文名 关中盆地

外文名 Guanzhong Basin

东西长 约360千米

位 置 夹持于陕北高原秦岭山脉之间

又 名 渭河盆地

产 物小麦、水稻、大豆、谷子花

总面积 39064.5平方千米

海 拔 400米左右

形成

关中盆地夹持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为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巨型断陷带。盆地两侧均为高角度正断层。断层线上有一连串泉水和温泉出露。南北两侧山脉沿断层线不断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堑式构造平原。渭河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第四纪松散沉积,最大厚度达7000余米。因地壳间歇性变动和河流下切,形成高度不等的阶地。一二级阶地组成关中平原的主体,当地称“原”,自上而下如阶梯状的头道原、二道原、三道原。三道原相当于二级阶地。原面受渭河南北支流切割而破碎。 渭河由西向东横贯关中平原,干流及支流泾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如郑国渠、白渠、漕渠、成国渠、龙首渠都引自这些河流。关中平原自然、经济条件优越,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险,从西周始,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十个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中心,历时千余年。关中平原为中国工、农业和文化发达地区之一,全国重要的小麦产区。小麦占耕地面积50%左右,棉花主要分布于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三大灌区。

地形

南山:陕西南山是狭义的秦岭。狭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又因位于关中平原以南,故名“南山”[1] 。陕西境内的秦岭呈蜂腰状分布,东、西两翼各分出数支山脉。西翼的三支为大散岭(海拔2819米)、凤岭(海拔2000米)和紫柏山(海拔2538米)。东翼分支自北向南依次为华山(海拔1997米)、蟒岭山、流岭和新开岭。山岭与盆地相间排列,有许多深切山岭的河流发育。秦岭中段主体为太白山(海拔3767米)、鳌山(海拔3476米)、首阳山(海拔2720米)、终南山(海拔2604米)、草链岭(海拔2646米)。山体横亘,对东亚季风有明显的屏障作用,是气候上的分界线,又是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江的分水岭。 北山:“北山”泛指陕北黄土高原南缘与关中盆地过渡地带的一系列以灰岩为主的石质山丘。 陕西北山山系从东向西依次分别由桥山山脉、黄龙山脉、子午岭山脉、陇山山脉组成,是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渭河平原的分界岭,北部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南部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基本地貌类型是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渭河横贯盆地入黄河,河槽地势低平,海拔326~600米。从渭河河槽向南、北南侧,地势呈不对称性阶梯状增高,由一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级或二级黄土台塬。阶地在北岸呈连续状分布,南岸则残缺不全。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应的多级阶地。宽广的阶地平原是关中最肥沃的地带。渭河北岸二级阶地与陕北高原之间,分布着东西延伸的渭北黄土台塬,塬面广阔,一般海拔460~800米,是关中主要的产粮区。渭河南侧的黄土台塬断续分布,高出渭河约250~400米,呈阶梯状或倾斜的盾状,由秦岭北麓向渭河平原缓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的阳郭原,华县的高塬原,华阴的盂原等,已发展成林、园为主的综合农业地带。

主要城市

  • 西安:西安古称长安,是陕西省省会,地处关中盆地中东部,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历史悠久,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现辖新城、碑林、莲湖、雁塔、灞桥、未央、阎良、临潼、长安、高陵、鄠邑11个区,蓝田、周至2个县(共有114个街道办事处、55个镇、856个社区和2925个行政村)。 有“ 五区一港两基地”。总面积10096.81平方千米,市区规划面积865平方千米,城市建成区面积565.7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83.21万人。
  • 咸阳: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东邻省会西安,西接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与甘肃接壤,全市辖2区1市10县,总面积10189.4平方千米,2014年末常住人口495.68万。
  • 宝鸡: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关中盆地西部,东连西安市、咸阳市,南接汉中市,西、西北分别与甘肃省天水市和平凉市毗邻,东西长156.6千米,南北宽160.6千米,全市行政区划面积18116.93平方千米。宝鸡古称陈仓,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发源地,嘉陵江源,建城于公元前762年,公元757年因“石鸡啼鸣”之祥瑞改称宝鸡,是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陕西省第二大城市。
  • 渭南: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中盆地东部、陇海铁路沿线,东濒黄河,西临西安,南倚秦岭,北接延安,渭水横贯其中,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渭南境内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划分为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现辖一区(临渭)、两市(韩城、华阴)、八县(华县、潼关、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富平)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全市总面积1.31万平方千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