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凡夫心缺乏定性,观念与个性很容易受到周遭环境影响。如果常与品行良好的人相处,可以薰习端正仁厚的气质;假使常和心术不正的人在一起,心态就会跟著偏差了。之所以要亲近善友无离恶友的理由,也是显然明白的,如古语所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原文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它,特地为他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
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门户、如何行抢、如何逃走,以及遇到有人抵抗时,怎样杀人灭口!大象听了这些内容残暴的言语,性情逐渐变得很暴躁,看到人就用鼻子卷起来摔下去,看到小动物就用脚去踩,好像发狂一样。
照顾大象的人跑去报告国王,国王听了很担心,原本相当温顺的大象为什么变得这么暴戾?一位很有智慧的大臣自愿去调查这件事。
大臣来到象舍,发现大象的皮肤及毛色都很正常,并没有生病,为何性情突然改那么多?他仔细想了一想,问照顾大象的人:“最近象舍周围有没有什么异常?是不是常有人在附近徘徊?”“有!有!最近有一群人经常在象舍附近话,我不知道他们说些什么,不过看来都不是什么好人。”大臣听了,点点头说:“原来如此!”
大臣向国王报告:“这只大象身体很健康,但是心理被一群恶人的言语影响了,导致性情大变,必须请一些有品德的人来为他说法,才能使他恢复善良的个性。”
国王于是邀请一些品格良好的人,聚集在象舍周转说好话、谈好事,经过一段时间,大象逐渐平静下来,恢复以前温顺的性格。
正如: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何谓如称?物重头低,物轻则仰,的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称友也。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思厚不薄,是如友也。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凡夫心缺乏定性,观念与个性很容易受到周遭环境影响。如果常与品行良好的人相处,可以薰习端正仁厚的气质;假使常和心术不正的人在一起,心态就会跟著偏差了。之所以要亲近善友无离恶友的理由,也是显然明白的,如古语所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在这纷杂的世间,我们要慎择良朋、远离损友,吸收正知、摒弃邪见,时刻警惕自己将心念照顾好,将行为调整好,如此才不会随波逐流而糊里糊涂过了一生。[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