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陳祐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元史·陳祐傳出自《元史》,此史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成書於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禕(1321~1373)主編。全書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修史工作,他即位的當年,即元朝滅亡的當年,1368年,便下詔編修《元史》。[1]
原文
陳祐,一名天祐,字慶甫,趙州寧晉人,世業農。祖忠,博究經史,鄉黨皆尊而師之。祐少好學,家貧,母張氏嘗剪髮易書使讀之,長遂博通經史。時諸王得自辟官屬,歲癸丑,穆王府署祐為其府尚書,賜其父母銀十鋌、錦衣一襲。王既分土於陝、洛,表祐為河南府總管。下車之日,首禮金[注]季名士李國維、楊杲,咨訪治道,商議古今,奏免徵西軍數百家諸稅,又上便民二十餘事,朝廷皆從之。
世祖即位,分陝、洛為河南西路。中統元年,真除祐為總管。時州縣官以未給俸多貪暴祐獨以清慎見稱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至元二年調官法行改南京路治中適東方大蝗,徐、邳尤甚,責捕至急。祐部民丁數萬人至其地,謂左右曰:「捕蝗慮其傷稼也,今蝗雖盛,而谷已熟,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或以事涉專擅,不可,祐曰:「救民獲罪,亦所甘心。」即諭之使散去,兩州之民皆賴焉。
三年,朝廷以祐降官無名,乃賜虎符,授嘉議大夫、衛輝路總管。衛當四方之沖,號為難治,祐申明法令,創立孔子廟,修比干墓,且請於朝著於祀典。及去官,民為立碑頌德。
六年,置提刑按察司,首以祐為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使。朝廷大舉伐宋,遣祐簽軍,山東民多逃匿,聞祐來,皆曰:「陳按察來,必無私。」遂皆出,應期而辦。十三年,授南京總管,兼開封府尹。吏多震懾失措,祐因謂曰:「何必若是!前為盜跖,今為顏子,吾以顏子待之;前為顏子,今為盜跖,吾以盜跖待之。」由是吏知修飭,不敢弄法。十四年,遷浙東道宣慰使。時江南初附,軍士俘虜溫、台民男女數千口,祐悉奪還之。未幾,行省榷民商酒稅,祐請曰:「兵火之餘,傷殘之民,宜從寬恤。」不報。
遣祐檢覆慶元、台州民田。及還至新昌,值玉山鄉盜,倉猝不及為備,遂遇害,年五十六。諡忠定。父老請留葬會稽,不得,乃立祠祀之。祐能詩文,有《節齋集》。 (節選自《元史》卷一百六十八,有刪改) [注] 金,朝代名,曾建都汴京。
譯文
陳祐,又名天祐,字慶甫,趙州寧晉人,其家世代以農為業。祖父陳忠,精通經史,鄉里皆尊他為師。陳祐自幼好學,家裡貧困,母親張氏曾剪髮換書讓他讀,他長大後博通經史。當時諸王可自己徵召官屬,憲宗三年,穆王府任命陳祐為該府尚書,賜給他父母十鋌銀、一套錦衣。穆王的封地在陝、洛,上表推薦陳祐為河南總管。到任那天,(陳祐)首先拜會金末名士李國維、楊杲,(向他們)諮詢訪求治理政事的方法(請教治世之道),研究議論古今得失,上書請求免去征西軍幾百家的各種賦稅,提出二十餘件有利於人民的事,請朝廷施行,都得到朝廷的採納。
世祖即位,將陝、洛地區劃為河南西路。中統元年,任命陳祐為河南西路總管。當時州縣官吏因為未給俸祿,大多貪婪暴虐,而唯有陳祐以清廉謹慎著稱,在此為官八年,始終如一。至元二年,選調官員,推行法令,調任南京路治中。恰逢河南東部發生蝗災,徐州、邳州尤為嚴重,官府急切令百姓捕捉。陳祐部署幾萬民丁來到那裡,對左右官員說:「捕捉蝗蟲是擔心蝗蟲會損傷莊稼,如今蝗蟲雖多,但穀物已經成熟,不如讓(百姓)早點收割莊稼,也許可以省力而有收成。」有人認為不經上級批准而擅自行動,不能(這樣)做。陳祐說:「為救民而獲罪,我也甘心。」當即命令捕蝗的人回去收割,兩地百姓都依賴他而受益。
至元三年,朝廷因為給陳祐降職沒有理由,就賜給陳祐虎符,授嘉議大夫、衛輝路總管。衛輝是四方交通必經之地,一向號稱難以統治。陳祐到任後,申明法令,建立孔子廟,修比干墓,而且請求朝廷列入典章中記錄。等到他離任後,這裡的百姓為他立碑以歌頌他的德行。
至元六年,設置提刑按察司,首先任命陳祐為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使。朝廷大舉伐宋,派陳祐徵調軍隊,山東百姓多逃避,聽說陳祐來,都說:「陳按察來到這裡,一定不徇私情。」百姓都出來應徵,徵調如期完成。十三年,授陳祐為南京總管兼開封府尹。
官吏多驚慌失措,陳祐於是對他們說:「何必如此驚慌!你們以前是盜跖,而今做顏淵一樣的人,我就把你們當顏淵對待;若以前為顏淵,而今做盜跖,我就會把你們當盜跖對待。」於是這些官吏安分守己,謹言慎行,不敢違法。十四年,調浙東道宣慰使。當時江南剛剛平定,元軍俘虜溫州、台州百姓男女數千口為奴,陳祐全都強行釋放歸家。不久,行省徵收百姓和商人的酒稅,陳祐提出:「戰爭之後,對於遭受兵力之苦的百姓,應寬大憐恤。」朝廷未回復。
朝廷派陳祐去查核慶元、台州的民田。回來行至新昌,遇到玉山鄉盜賊,他猝不及防,被殺害,享年五十六歲。朝廷賜給他「忠定」的諡號。江浙父老請求葬他於會稽,未獲批准,便立祠紀念。陳祐能詩能文,著有《節齋集》。 [2]
作者簡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 ,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征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時追諡「文憲」,故稱「宋文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