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伊克烏圖布拉格牧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伊克烏圖布拉格牧場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布克塞爾蒙古自治縣,是一個國營牧場。牧場位於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東部,距縣城60公里。全場總面積2541平方公里,草場面積300餘萬畝。[1]

中文名稱: 伊克烏圖布拉格牧場

行政區類別: 牧場

所屬地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和布克塞爾蒙古自治縣

人 口: 2857人(2010年)

基本內容

又被當地人稱為國營牧場,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和布克塞爾蒙古自治縣下的一個牧場。這裡生活着哈薩克族、漢族、蒙古族、回族、維吾爾等民族。

礦產資源

和布克賽爾縣這片神奇的土地下蘊藏着豐富的礦產,初步探明的有:煤、石鹽、石膏、粘土、蛇紋岩、鉻、金、鐵、銅、鈾、石油等20種礦產,礦產地共65處。上述礦產中正被開發利用的不煤、石鹽、膨潤土、石油、鉻、鐵等8種。

簡介

伊克烏圖布拉格牧場是由原塔城地區種牛場和布克賽爾大隊與和布克賽爾縣種羊場於1956年合併而成的。牧場位於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東部,距縣城60公里。全場總面積2541平方公里,草場面積300餘萬畝。人口2857人(2010年),由哈、蒙、漢、維、回5個民族組成,其中哈薩克族占全場總人口的67%。牧場轄1個草原隊、4個牧業隊,有學校、阿克賽醫院、東山派出所等10個駐場單位。牧場以畜牧業發展為主,是自治縣最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之一,也是自治縣確定的新農村發展「四個區域」中牧業發展型區域,2007年末牲畜存欄5.9萬頭(只),農牧民人均收入3466元,比上年增長467元。牧場場部所在地伊克烏圖布拉格村,是全場唯一的農牧民定居點,全村共483戶,1932人,有耕地6300畝,為牧場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生成經營

2006年,牧場被自治區列為全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為緊緊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實現牧場新農村建設富有成效,按照中央提出建設新農村20字方針和塔城地委提出的「生產發展、農民增收、環境改善、素質提高、組織加強」的總體要求,我們在逐步開展工作的同時,不斷總結髮展經驗,進一步明確今後一個時期牧場新農村建設要堅持「發揮資源、區位、人文、政策四大優勢,落實現代畜牧業、特色旅遊業以及外向型農業三大重點工程,實施農業精品化、農村現代化、農民專業化三項發展戰略,實現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村容環境整治、農牧民增收四方面突破」,即「4334」發展模式,努力建設「富裕、和諧、文明、民主」的新農村,力爭到「十一.五」末,農牧民人均收入達到4000元,農牧民人均收入年增長240元,使牧場成為自治縣東部牧區經濟、文化中心和具有牧區特色的自治區新農村建設典型示範基地。圍繞以上總體思路與奮鬥目標,突出加大相應工作力度。

圍繞建設「富裕」新農村,大力推進牧場經濟發展充分利用牧場交通、區位、人文以及綠色無公害的自然資源優勢,大力推動牧場經濟建設,提高農牧民生產生活質量,夯實牧場新農村建設基礎。根據當前牧場主要存在的牧民、農民、城市以及流動四種不同身份人員的生產資料占有、家庭收入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採取區分類別、突出重點,有針對性的工作方法加以推進。

加快傳統畜牧業轉變步伐,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以牧場擁有生產資料的農牧民為主,以牧民定居為重點和突破口,紮實開展好相關工作,一是加大飼草料基地建設,推動牧民定居。積極爭取解決牧場水資源「瓶頸」制約,大力開發建設牧場穩固的優質飼草料基地,配套住房、牲畜暖圈、青貯窖等相關設施,逐步落實牧民定居,以發展冬羔生產、育肥為主,徹底轉變長期以來農牧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實現農牧民發展致富。2008年,在牧場渠系維修、水庫除險加固,農牧業用水得到解決的基礎上,積極引導20—30戶農牧戶實施牲畜集中雜交育肥,建立牧場牲畜雜交育肥示範點,典型帶動、引領廣大牧民實現定居生產,逐步將牧場建立成為全縣重要的育肥養殖基地。二是積極探索牲畜合併,資源整合的新型發展模式。根據牧場實際,因地制宜地將廣大農牧民牲畜、草場資源進行合理的合併、整合,逐步實現「小畜並大畜」、「分散資源整合利用」,提高牧業資源的合理利用率,解放生產力。2008年,重點對全牧場農牧民及草資源情況進行統計、摸底、調查,有針對性地選擇1—2個村隊進行試點工作,以點帶面,全面鋪開。三是加快牲畜品種改良步伐。繼續落實牲畜冷配、牽引0等常規改良工作,進一步引進適合本地的優質種公畜,落實當地牲畜品種改良工程,逐步建立起本地優質畜核心體系,不斷實現畜牧業由數量型向質量型、效益型轉變。同時,緊緊依託目前引進的牧辰有限公司等畜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落實當地農牧民與其建立聯接機制,通過企業發展帶動當地牲畜出售、育肥以及深加工,逐步建立起「公司+基地+農戶+市場」的經營方式,打響綠色有機畜產品品牌,推進當地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最大限度增加農牧民收入。2008年,重點扶持10—20戶農牧民參與牧辰有限公司育肥項目,帶動農牧民增收。

積極發展特色經濟,做大做優第三產業。以牧場城鎮居民、常住人口以及有專業技能人員為主,充分依託牧場地處國道217線及省道318線交匯處、世界魔鬼城----喀納斯必經地的地緣、區位優勢以及自治縣實施《江格爾》文化旅遊品牌戰略的良好機遇,積極引導其發展肉奶製品、特色手工藝品以及民族特色餐飲、旅遊服務等服務業,因地制宜地發展肉奶製品加工、民族針織、刺繡等經營活動,引導一批居民發展「農家樂」「牧家樂」經營,促進以旅遊及民族風情為主的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同時,繼續發展雁鴨、牧雞、土雞、獺兔等特色養殖業,根據自治縣種植業調整的總體部署,積極試種馬鈴薯、甘草等特色作物,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增加農牧民收入。

落實外向型農業發展,推進扶貧開發工程。重點針對牧場生產資料缺乏、勞動力短缺、無特殊勞動技能的農牧業人員,打破常規發展方式,落實相關工作。一方面,抓住自治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對口扶持的有利機遇,落實勞動就業培訓基地建設,加大當地群眾勞動技能、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提高自身素質與就業技能,使受訓人員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另一方面,積極落實農牧民搬遷脫貧致富工程,徹底解決北部人口貧困問題。按照自治縣新農村建設「四大區域」、「三個轉移」的總體部署,在南部察和特生態農業綜合開發區水、電、路以及耕地等基礎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積極落實有意願居民向縣南部察和特生態農業綜合開發區轉移,通過「傳、幫、學、帶」,發展現代種養殖業、特色庭院經濟(大棚蔬菜、林果)以及與當地大戶合作,參股分紅等方式,實現北部貧困農牧民異地搬遷,徹底脫貧致富。2008年爭取落實40—60戶南遷工作,通過分階段、分步驟逐步轉移貧困農牧民。

圍繞建設 「文明」新農村,加快實施人居環境改造

把牧場唯一的定居點----伊克烏圖布拉格村定為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堅持以老區改造為主、新居民點建設為輔的原則,從與群眾生產生活最關鍵、最直接的出行、居住、飲水、用電、潔能等方面入手,着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落實村隊環境整治,使經濟建設的成果真正惠及基層各族群眾,實現「人人參與社會建設,人人共享發展成果」的宗旨。一是以牲畜合併、資源整合為契機,重點加快該村隊牲畜集中整合工作,逐步實現人畜分離,環境整治。二是圍繞新居民點建設,落實水、電、路、通信以及社會公益性基礎建設。2008年,重點落實好投資538萬元的牧場安全飲水工程建設,文化廣場以及國土資源所等站所建設,逐步完善社會-業基礎建設。三是全面抓好「五清、五改」。按照目前村隊街道「三橫三縱」的建設模式,堅持「宜改則改、宜遷則遷、宜建則建」的原則,進一步爭取落實未完成的沿街改造工程,並針對目前村隊大多數居民住房及院落環境較差,整體感觀不佳的現狀,採取「上級補貼一部分,個人籌集一部分」的辦法,落實其房屋及院落整修,通過一系列措施真正從整體上實現居民人居環境的徹底改善。同時,加快公共廁所、沼氣池等清潔、節能項目以及村隊主街人行道、節能路燈、綠化工程建設,不斷滿足群眾日常生活需求,逐步轉變農牧民的生活習慣,創造良好的人居環球。

圍繞建設「和諧」新農村,統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堅持把社會事業發展放在與經濟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下大力氣狠抓落實,全面落實牧場教育、衛生、科技、社會保障以及弱勢群眾救助等工作。一是加大教育工作力度。立足辦群眾滿意教育的宗旨,堅持把「雙語」教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繼續推進九年義務教育工作健康發展。2008年,從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入手,積極爭取籌建雙語教學幼兒園、寄宿制學校建設,不斷提升牧場教育水平。二是強化醫療衛生事業。進一步完善牧場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針對牧場醫療設施及設備不完善的問題,2008年加快自治縣東部地區中心醫院以及各村隊衛生室建設的申報立項工作,不斷改善基層農牧民看病就醫條件。三是紮實開展弱勢群眾求助工作。全面落實上級關於貧困人員救助、退休職工養老等重點工作,保障群眾的根本利益。同時,突出抓好伊克烏圖布拉格村文明村建設,切實增強輻射帶動效應,大力加強文化陣地建設,積極開展「美德進萬家」、「十星級文明戶」等活動,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培養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008年要爭取落實文化廣場及文化站建設;紮實開展「五五」普法教育以及專業技能培訓工作,不斷強化牧場幹部群眾法律意識與專業技能,逐步提高群眾自身素質,培育「新農民」,全面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努力營造我場安定祥和的農村社會環境,努力促進牧場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協調發展。

圍繞建設「民主」新農村,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準確把握農村民主建設規律,進一步確立「農村要民主,黨建要先行」的指導思想,全力構建三項黨建長效機制,為建設「民主」新農村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一是要強化領導責任機制。要嚴格落實牧場黨委抓「基層民主建設、農村陣地建設」的「主角」責任和村隊黨支部「貫徹落實上級精神」的「具體」責任的組織領導責任機制,實現「履行責任明析化,工作任務具體化」。二是落實「一制三化」。要深化和完善「村隊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運行機制,村隊支部工作規範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監督程序化」的「一制三化」機制,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制度,充分保障農牧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三是倡導幹部先行教育機制。要落實好「不能帶頭富、不能當幹部,不能帶領富、不是好幹部」的用人導向,切實將一批「能幹事,會幹事,干成事」的黨員選到村隊領導崗位,充分發揮各村隊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2008年,牧場將積極爭取落實村隊辦公場所建設,從最根本的基礎建設方面保障基層組織履行職責,落實新農村建設。

參考文獻

  1. [https://news.cnhnb.com/sannong/detail/5401/ 伊克烏圖布拉格牧場畜牧業邁上轉型、跨越發展的快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