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太平鼓的歷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京西太平鼓 |
京西太平鼓的歷史京西太平鼓,北京市門頭溝區民間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太平鼓是一種老百姓自娛自樂、集體傳承、集體發展的傳統舞蹈,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深厚的歷史淵源,在當地的民俗活動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流傳,清初,京城內外太平鼓極為盛行。下面一起了解一下京西太平鼓的歷史。[1]
據史籍記載,太平鼓最初與驅術有關。太平鼓娜蹈起源於古老的巫術,是用於祛邪除崇的祭祀儀式。在中原漢族地區,祭祀時以單而羊皮鼓作為祛器。打鼓祭祀古已有之,其本息是祛除瘟疫、祈求平安。
據《禮記·月令》記載,春秋時期「命有司大儺,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古人於臘日或臘前一日擊鼓祛疫,因此得名。《呂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儺旁磔。」漢高誘註:「今人臘歲前一日由鼓驅疫,謂之逐除。」新春打鼓祛崇,這種古老風俗距當代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秦漢時期,鼓鮮的祭把功能弱化,開始出現在宴飲場面,以增加喜慶氣氛,並成為一種時尚。據史籍記載,持鼓的舞蹈主要有《盤舞》《鞞舞》《鐸舞》《拂舞》《白貯》等。當時的《鞞舞》使用有柄的小鼓,已與太平鼓形狀接近。「鞞鼓」即舞蹈道具。
晉代「鞞舞」之風得到延續,「鞞鼓」表演主要用於軍隊和民間祭祀。鞞鼓舞在軍隊宴飲時表演,並由官府宴飲傳入民間。
南北朝時期,儘管佛教得到發展,但道教在民間影響辦大。鞞鼓這種單面羊皮鼓是巫師、道士:祛除鬼欒的法器。
唐代張枯《周員外席上觀拓枝》詩稱:「畫鼓拖環錦臂攘,小娥雙換舞衣裳。」「畫鼓」說明鼓面國得雅致美觀,「拖環」說明鼓的柄下墜有鐵環。依據詩文分析,已與當代太平鼓舞蹈形態近似。這種表演拓枝舞的鼓比較輕巧,已經具備當代單面羊皮鼓的所有特徵。
宋代民間把大儺逐疫稱為「打夜胡」,據分析,「打斷」一詞即源干「打夜胡」。宋代初年臘鼓被禁,改稱「打斷」。「打斷」是宋代民間最流行的持鼓舞蹈,亦用於祛疫辟邪的法事,使用的也是單皮鼓。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姜齋文集.雜物贊.太平鼓》記載:北宋崇寧、大觀年間,京城內外市街,有鼓笛拍板演唱,稱為「打斷」。政和初年,官令禁止,改稱「太平鼓」。
綜上所述,歷史久遠的太平鼓舞蹈,在北末時期仍主要用於巫術祭祀,北宋後期稱為「打斷」,後官方禁絕,改稱「太平鼓」。
北京是遼、金朝的都城,民族文化兼容並蓄,漢民族傳統文化得到繼承發展。元朝時期崇尚佛教,北京西鎮國寺、大慶壽寺佛教廟會極為盛行,包容各種各樣的民間藝術內容,太平鼓藝術也有不俗的表現。
明代,太平鼓主流已與巫術無關,成為城鄉普遍盛行的民間舞蹈。太平鼓在京城作為民間舞蹈,明代已經定型,城鄉民間打鼓者多為女子和兒童。明末《帝京景物略》記載:「童子撾鼓,傍夕向曉,曰太平鼓。」這種元宵期間日夜打鼓的情景,正是明代京城經濟繁榮,人們盡情歡樂的表現。
清代,北京民間太平鼓舞蹈得到延續,是漢族民眾最盛行的舞蹈形式。康乾時期太平鼓尤為興盛,汪啟淑《水曹清暇錄》,錢載《詠太平鼓》都記錄了京城內外打太平鼓的盛況。清代北京把太平鼓稱為「迎年鼓」,每年臘月和正月民間打太平鼓,是北京城鄉村鎮的獨特最致。
在宮廷舊曆除夕,也要打太平鼓,取「太平」寓意;而民間打太平鼓,是對太平盛世,國泰民安及安樂生活的追求與企盼。太平鼓舞蹈聲情並茂,不僅活躍了節日氣氛,增添了生活樂趣,一定程度上也寄託着民眾美好的心理需求與願望。
清人何耳《燕台竹枝詞》:「鐵環振響鼓篷蓬,跳鰾成群歲漸終。見說太平都有象,衢歌聲與壤歌同。」這是對民間打太平鼓歡樂情景的記錄,更是對人們企盼太平,享受太中心情的抒發。
據史籍記載,明清時期每逢新春以及元宵節,民間用鐵圈家上單皮為鼓,形如庸扇,鼓柄上套鐵環,擊鼓搖環,邊舞邊唱。可見北京地區春節打太平鼓這一風俗的歷史是久遠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