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产业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产业园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产业园

外文名称: Industrial park

特点: 发具有部分替代性

产业园是指由政府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它的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1]

前景

产业园区建设与传统房地产开发具有部分替代性。而当前国家对传统房地产项目不断的进行调控,这也客观上为产业园区建设创造了更大的经营空间,减少了产业地产的投资风险,提高了园区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吸引了更多传统住宅房地产开发商的目光。金融危机之后,大约有12%的传统房地产开发商转投产业园建设项目,从2005年第一次房地产调控开始,则有约30%的传统房地产商转向产业园建设开发,二线城市比例稍低。

事实上,产业园建设正如理论分析一样已经驶入了快车道。截至2011年,我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区一共88家,上报统计的企业总计5.96万家,实现营业总收入13.16万亿元,工业总产值10.49万亿元,工业增加值2.74万亿元,净利润7672亿元,出口总额3000亿美元,上缴税额6613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4%。2012年国家计划再升级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区,届时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区总数将破百。产业园区数量以及园区产业发展均呈飘升之态。

从地方经济发展趋势看,产业园区确实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带动着区域整体实力提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产业地产开发及运营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企业和运营商的经验不足,加之在开发过程中会面临地方政府的干预,容易出现过度追求税收、缺乏对园区系统科学的专业规划、吸引追求低成本和低税收的产业进驻等问题,容易引发区域集聚效应差、土地利用效率偏低、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忽视构建产业环境、配套不平衡、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等诸多问题。

基于产业园开发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报告提出了相关改善方案,主要从中国产业园区建设行业的发展现状、开发及经营模式、传统房地产商在产业园建设领域及园区投资运营企业间的竞争形势等进行分析;由于产业园区作为一个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区域体,具有复杂的双重属性。它一方面是相关企业的区域聚集体,表现出一定的宏观性;另一方面由于其运营方式多为政府投资或规划,开发企业管理运营,因此又具有一定的微观性;前瞻将重新定义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梳理各细分领域竞争现状,针对全国重点经济区域环境特点分析产业园区域形态。

产业园发展模式

管理模式:美国产业园区的发展有三种主导形式,分为学校或民间非赢利机构主导型、政府主导型以及政府、大学、企业联合管理型,其中后者采用度最高。政府主导型存在较为宽松的物质环境、智力环境和政策支持等优势。然而,由于政府行政色彩过于明显,企业的依赖性较强,可能导致企业创新精神丧失,不利于企业和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主导型在我国产业园区中占比最大,适当采用其他形式有利于规避"烂尾"风险。

产业发展模式:美国产业园区主要采用依托技术发展、产业带动产业集聚发展两种模式。其中,技术依托型的产业类型由科学园、科学城、技术城以及加工园,产业依托型的有优势企业主导、中小企业集聚以及复合型产业发展三大模式。美国产业园定位相当明确,因此后期选址、企业类型等都为定位服务。相较而言,我国产业园几乎都以产业带动为主,技术带动型简凤毛麟角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起步较晚,应吸取发达国家前期拓荒过程中累积的经验,以避免重蹈覆辙而走了弯路。当前,由于我国产业园区的过度开发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布局,导致了省与省、市与市、县与县、乡镇与乡镇之间的无序竞争,市场竞争越发白热化,对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极其不利。这个因素往往使信贷机构产生悲观预期,从而降低企业融资能力。

区域发展规划

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在各地"十二五"规划中,产业园的上马和扩建令人瞩目,如贵州要建设百余个特色产业园、重庆要建设离岸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两大基地、黑龙江要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安徽要形成10个左右的新兴产业基地,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各地千亿级的产业园规划就有十余个,这意味着,未来五年,中国或将进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的高峰期,投资规模数万亿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