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泊里雅科夫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語氣、格式、標點等使用恰當。 (2019年9月9日) |
(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Поляков,1945年9月27日-),蘇聯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曾長期任職於莫斯科的郎道理論物理研究所。他對物理問題具有無以倫比的洞察力,在非阿貝耳規範場論中的經典解(磁單極解和瞬子解),二維共形場論(two-dimensional conformal field theory),弦理論(泊里雅科夫作用量),AdS/CFT對偶等方面都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他是1986年狄拉克獎章的獲得者。現在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
2012年,因「對於場理論與弦理論給出眾多發現」,泊里雅科夫榮獲2013年基礎物理學突破獎。[1]
理論
他對物理問題具有無以倫比的洞察力,在非阿貝耳規範場論中的經典解(磁單極解和瞬子解),二維共形場論,弦理論(泊里雅科夫作用量),AdS/CFT對偶等方面都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他是1986年狄拉克獎章的獲得者。現在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2]
榮獲與獎項
- 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2013)
- 拉斯·昂薩格獎 (2011)
- 哈維獎 (2010)
- 波梅蘭丘克獎 (2004)
- 奧斯卡·克萊因獎章 (1996)
- 洛侖茲獎章 (1994)
- 丹尼·海涅曼數學物理獎 (1986)
- 狄拉克獎章 (1986)
參考資料
- 移至 ↑ Fundamental Physics Breakthrough Prize Laureates. Fundamental Physics Breakthrough Prize. Breakthrough Prize.
- 移至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