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买书记(孙宝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买书记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买书记》中国当代作家孙宝坤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买书记

近日偶有闲暇,于毫无目的中逛了一次书店,属真正意义上的闲逛。

学生时代,亦曾有过“文学青年”的梦想,虽然后来的种种境遇颓废了这少时的狂妄,但进了书店,仍习惯性地来到了文学名著的售架前。

虽然从小喜欢“读书”(之所以要将“读书”加用引号,是因为那时的所谓“读”,只不过是一种未经大脑的念过了之罢了),但却很少买书。至于原因,恐怕是会让今天的年轻人感到“不屑”的了,那就是一个“钱”字。坊间曾流行一句话,叫做“读书的人买不起书,买得起书的人不读书。”而我这“文学青年”之梦,正源于此话流行之际,同时也是被称作“文学的年代”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记得当时给我们讲授《中共党史》课的韩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我查遍你们所用的这本《中共党史》,试图找到与上一级同学所用课本的不同,结果只找到一个差别,那就是标价由八毛变成了一块八。”正是由于这个“由八毛变成了一块八”,让我那月薪四十五元然却养活着六口人,还要赡养着我的祖父母的父亲多付出了一元钱的“巨资”。那时的我,曾经创造过一个让今天的自己都感到恍若远古的记录。父亲给了我一元钱的零花钱,一个月后问我还有没有钱,我说还有,父亲问还有多少,我说还有一元。随即,我便看到了父亲转身擦抹自己的眼睛。


所以,买书成了我难以企及的奢望。

也许是儿时的经历让我难舍“小家子气”,至今见到动辄几十元、上百元的图书,仍会犹豫于买与不买的纠结中,虽然其中有着自己的挚爱。

我漫无目标地看着书架上的名著, 试图再过一次“眼瘾”后,再一次于留恋之中退离书店。

然而这次,当我的目光无意间扫向书架旁一个平时供顾客阅读用的书桌时,我的眼睛亮了。

书桌上 ,堆放着我一直想买而又未曾舍得买的大批经典名著。如“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国古典四大名剧的《长生殿》、《牡丹亭》、《西厢记》、《桃花扇》;古典散文小品丛书《闲情偶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幽梦影》、《浮生六记》、《容斋随笔》等等,而且标明是以四折售卖。

我于窃喜中开始了选书,选得有些贪婪,有些喜不自禁,欣喜于这次有了“捡漏”的机会。直到此时,我才发现所谓的“毫无目的”、所谓的“闲逛”,其

实并不真实。事实上我仍是心有所属,情有所寄。不然,我怎么没有“闲逛”到菜市场、批发城、亦或水果店?

然而,我的心中忽然飘过一丝疑问:为什么这些公认的经典书籍会被打折售卖,而且是打到四折?难道是因无人问津导致滞销,而不得不作如此处理?

我的疑问在书店工作人员那里得到印证。然而,我却愕然于这被印证了的答案中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往往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整体阅读热情与习惯。而一个丧失了阅读热情的民族,结果会是怎样?这么多优秀书目沦为被打折处理的境地,恐怕就不是一个两个的人没有了阅读热情问题了吧?!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很显然,这当中有很多人属于常年1本书都不读的。这与韩国人均读7本,日本人的40本,俄罗斯人的55本相比,无不让人汗颜!

且不谈“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仅举一例。我的伯父,一位年届九十三岁高龄的老人,少年时三年的私塾经历让他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他遍读了《四书五经》等经典典籍,以及包括“四大名著”在内的古典文学名著。我曾问他是怎样完成识字学习的,他说大多是于每年冬季的农闲时节里的地窨子中,与其他小伙伴之间互师互生,相互学习的。地窨子,是他们为了有一个学习的场所共同挖制建造的。在地面下挖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坑,深度一般在一米半以上,坑上每隔五六十公分左右横放一根木材,木材上面放上厚厚的玉米秸,玉米秸上再覆盖挖坑时挖出的部分土,留一个仅能钻入一人的洞口,人从洞口进入后,再用早已捆成一团的草团子把洞口堵上。地窨子的保温性能极佳,冬暖夏凉,节省了取暖所需的开支。一两盏“洋油灯”(煤油灯)下,头挨头地聚集着七八个手不释卷的学子,如饥似渴地相教互学。这种画面,让今天的我们想想都会感到感动、感到温馨。如若没有对知识的渴求,他们怎么会去互师互生地相互学习?怎能会创造出如此温情的画面?在他的青壮年时期,几乎每年冬季农闲时节都要被人民公社征招去整“大寨田”,他往往是负责打夯中的“扶夯”工作,而这个角色,是要喊号子以便大家的动作能够整齐划一的。每当这时,他便把早已烂熟于心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当做打夯的号子。而这无形中又让他在喊号子的过程中无数遍地强化了对这些经典典籍的理解,使这些典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在他的内心得到升华。以至于直到今天,他那信手拈来的典故、成语,总是运用得那般娴熟而又恰如其分,堪称极致,从而也就彰显出了他那异于他人的气质与修养。而支撑起他的这种气质与修养的,不正是他对古典精华的研读与吸纳吗?

他的气质、他的修养,使他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以致众多的老街坊、老邻居聚集在他的身边,与他聊天,共叙旧事。在这支自称“等死队”的队伍中,那时时爆发出的会心之笑,那不时获得的满足之情,也多与伯父的谈吐相关。前段时间,他要求我给他撰写碑文时,也便有了“熟读四书三国,谙典故,善运用,信手拈来,即成极致,时因此而人聚气敛,相谈成欢”的句子。

雨果说:“有了物质,那是生存;有了精神,那才是生活。”物质,能够让我们活着;精神,使我们活得精彩。而只有读书,才能使我们的精神得以滋养。

我带着打折处理的经典离开了书店,也带着不可名状的心情。[1]

作者简介

孙宝坤,男,中学高级教师,现任职于蒙阴二小,蒙阴二小校报《蹊言》执行主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