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我的鑰匙丟了(梁小斌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我的鑰匙丟了》是詩人楊煉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梁小斌於1980年發表此詩。其中「鑰匙」象徵青年一代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失去的青春等一切美好的東西,詩中通過「我」「尋找」鑰匙的過程,體現了一代青年的覺醒和思考。
作品原文
中國,我的鑰匙丟了。
那是十多年前,
我沿着紅色大街瘋狂地奔跑,
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歡叫,
後來,
我的鑰匙丟了。
心靈,苦難的心靈
不願再流浪了,
我想回家
打開抽屜、翻一翻我兒童時代的畫片,
還看一看那夾在書頁里的
翠綠的三葉草。
而且,
我還想打開書櫥,
取出一本《海涅歌謠》,
我要去約會,
我要向她舉起這本書,
作為我向藍天發出的
愛情的信號。
這一切,
這美好的一切都無法辦到,
中國,我的鑰匙丟了。
天,又開始下雨,
我的鑰匙啊,
你躺在哪裡?
我想風雨腐蝕了你,
你已經銹跡斑斑了;
不,我不那樣認為,
我要頑強地尋找,
希望能把你重新找到。
太陽啊,
你看見了我的鑰匙了嗎?
願你的光芒
為它熱烈地照耀。
我在這廣大的田野上行走,
我沿着心靈的足跡尋找,
那一切丟失了的,
我都在認真思考。
鑑賞
這首詩的核心意象是「鑰匙」。「鑰匙」,無論從其表意還是隱意上來說,都是一個強烈的尋求關係的名詞。當這個詞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我們就會聯想到「鎖」。因此詩人說「中國,我的鑰匙丟了。」這就打開了一個宏闊的期待視野;而「鑰匙」則被置放在博大的語境中,並因這語境的壓力而變形。這首詩的標題是很講究的,需要我們在解讀時放進「關係」。在第二節,詩人用了一個理性負荷最重的詞「紅色大街」,暗示給我們這首詩產生的大人文環境。經歷過十年動亂的人,不難體會出「紅色大街」的象徵性內涵。這首詩里,這是唯一的帶有理念性的語詞,猶如一道強光洞徹全篇,規定了此詩的性質。這是詩人較好地處理了現代詩中「藏與露」的辯證關係的結果。這樣,我們就將遺失的鑰匙與「紅色大街」聯繫起來,整首詩的精神內核便豁然明朗了。
詩人用瘋狂—失落—悵惘—焦慮—尋找的情感流程灌注到「鑰匙」這一復現語象上,展示了生命內部的衝突。這樣,我們感悟到的就不僅是一代人尋找靈魂歸宿和懺悔過往行動的簡單思想,而是一種「具象的抽象」的心靈圖畫,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紅衛兵」那漸漸清醒的靈魂的模樣,聽到了他溫熱的鼻息和心音,觸到了那枚銹斑蒼然的苦難的「鑰匙」!這種被「直接感覺」到的視像所涵括的意蘊,顯然要比抽象的議論強烈得多。
這首詩在語言的運用上是漂亮的。詩人追求一種語勢的舒緩和語境的簡潔、雋永、明晰,這是為了造成獨自式沉吟的效果。我們注意到,這首詩在短小的體制中,頻繁地出現了十八個「我」。在許多情況下,這種第一人稱的出現是不具有語法的意義的,如「我沿着紅色大街瘋狂地奔跑,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歡叫」,「我想回家,打開抽屜、翻一翻我兒童時代的畫片」,「我要去約會,我向她舉起這本書」,「我在這廣大的田野上行走,我沿着心靈的足跡尋找」等。這裡的「我」,成為一種純粹的聲普效果,控制了詩歌的速度,形成一種喃喃低語般的、撫摸傷痛的語勢,是那樣撼動了我們的心,猶如一個人在極度痛苦的懺悔中所慣常使用的絮煩的語勢那樣。這種舒緩的語勢與詩人的關係,不是選擇與被選擇的關係,而是二者的相互發現,或者說,它是和詩人的感情同時呈現的!語勢的獨特使用,是詩人對詩歌充分本體自覺的表現,聲音在此就組織了意義,成為意義的重要部分。語境的簡潔、雋永、透明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此詩的情感態度,詩人是以一個單純的「大孩子」的姿勢進入詩歌的,這樣一來,整首詩的背景被處理為簡單的日常化情境,「大街」、「荒野」、「抽屜」、,「畫片爐、「三葉草」等等,這更容易為不同層次的讀者加入進去。比起那些採用意象撞擊、疊加、時空錯位、玄思、暗過渡的複雜詩歌背景的詩來,更具有一種透明的、素樸的品質。而且,這種「大孩子」式的傾訴衷腸,還容易收到深致哀婉的共鳴——就像我們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那樣。
作者簡介
梁小斌(1954年-),1954年出生於安徽合肥, 朦朧詩代表詩人。
自1984年被 工廠除名後,一直靠階段性的打工為生。他前後曾從事過車間 操作工、 綠化工、 電台編輯、 雜誌編輯、計劃生育宣傳幹部、 廣告公司策劃等多種職業。
1972年開始 詩歌創作,他的詩《 中國,我的鑰匙丟了》《 雪白的牆》被列為新時期朦朧詩代表詩作。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詩作被選入高中教材。 著有詩集《少女 軍鼓隊》(中國文聯1986年版),思想隨筆集 《獨自成俑》(天津社科2001年版)《地主研究》( 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版) 《梁小斌如是說》(即出)。詩歌《中國,我的鑰匙丟了》、 《雪白的牆》選入《 百年中國文學經典》。《雪白的牆》(選入 高中語文教材)獲1982年全國中青年詩人優秀新詩獎。
新時期文學啟蒙時這位詩人堅實、清澈、透明而深邃的詩句,在中國所有城市的曠野呼嘯而過,他樸素而寓意深切的詩歌依然影響着現在的人們。[1]
梁小斌詩歌中蘊涵的深情和智慧,是漢語寫作歷程一個多棱面的見證,更難得可貴的是,這樣冰塊一樣生活着的詩人,通過自己臥薪嘗膽的努力,恢復或說綿延着一種純粹、高貴的文學理想:以透明消解陰晦,以深沉埋葬淺薄,以少戰勝多。」
冬天,文化界發生一件着名事件:因為「中國,我的鑰匙丟了」而家喻戶曉的朦朧詩人梁小斌,因腦梗在北京入院,顱內血栓面積較大,受視神經壓迫雙眼導致失明。他是非體制內作家,既無醫保社保,也沒有退休工資的他陷入困境。這件事經過詩人葉匡政披露,引發了一場社會自救熱潮,眾多詩友伸出援手,僅僅10天之內,就收到捐款過百萬元。
「梁小斌困境」當時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廣泛討論,生活的困頓只是表面的,對於一個作家來說,世人無法了解他作品的真正價值,才是他面臨的真正困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