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目錄

梁小斌

 梁小斌安徽合肥人,1954年生,朦胧诗代表诗人。自1984年被工厂除名后,一直靠阶段性的打工为生。他前后曾从事过车间操作工、绿化工、电台编辑、杂志编辑、计划生育宣传干部、广告公司策划等多种职业。1972年开始诗歌创作,他的诗《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被列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诗作。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5年中央电视台新年新诗会上,梁小斌被评为年度推荐诗人。 [1] 

2013年11月11日,梁小斌突然發病入院,腦梗造成顱內血栓面積較大,受視神經壓迫雙眼已經失明。 [2] 他的困頓境遇立刻引發了外界廣泛關注,眾多詩友伸出援助之手,還有人為他治病組織拍賣。短短十天內,捐款已近百萬。 [3]

中文名 梁小斌

國 籍 中 國

出生地 安徽合肥

出生日期 1954年

職 業 詩人

畢業院校 合肥市第32中學

代表作品 《中國,我的鑰匙丟了》《雪白的牆》《少女軍教隊》


人物經歷=

1954年出生,1972年畢業於合肥市第32中學,同年開始創作詩歌。

1976年參加工作,先後為合肥製藥廠工人、秘書,安徽人民廣播電台文藝部編輯,《婚育》雜誌編輯部主任。

1979年經詩人公劉介紹到北京參加詩刊社舉辦的首屆「青春詩會」;同年10月,《詩刊》發表《中國,我的鑰匙丟了》、《雪白的牆》等作品,它們後來被列為新時期朦朧詩代表作,選入高中語文課本。

1984年提出「必須懷疑美化自我的朦朧詩的存在價值和道德價值」,其間創作《斷裂》組詩;同年被工廠除名,之後一直靠階段性的打工為生。前後曾從事過車間操作工、綠化工、電台編輯、雜誌編輯、計劃生育宣傳幹部、廣告公司策劃等多種職業。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4]

除去日常工作的收入,梁小斌還有寫作和寫書法兩個途徑來獲得收益,但兩者都微乎其微。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以日記的形式來寫隨筆,其書賣得不好,給他的稿費也很微薄,他的書屬於小眾,他的思想隨筆不是心靈雞湯也不是流行文學,雖然有比較固定的讀者群,但這個群體不大,十多年前,梁小斌開始涉獵書法。 [3]

個人生活

因病入院

2013年11月11日,詩人梁小斌因腦梗在北京入院,因沒有固定收入和社保醫保,導致難以承受高額醫療費。連日來,梁小斌面臨的窘境和難題成為網上熱議焦點,包括深圳在內的全國各地詩人,也在奔走呼籲進行募捐,搶救病中的詩人。

作家葉匡政介紹說,梁小斌突然發病入院,腦梗造成顱內血栓面積較大,受視神經壓迫雙眼已經失明。按照醫院說法,梁小斌入院初的10天為治療的關鍵期和危險期,但因發病前梁小斌已是高度近視,即使恢復效果理想,術後視力也很難恢復到以前水平。入院後的每天檢查治療費用高達數千元,對於沒有固定收入的梁小斌來說,其經濟壓力可想而知。 [2]

梁小斌的困頓境遇,引起眾人關注,自發的捐款也開始有組織地進行。從2013年11月14日發起救助,截至2013年11月24日十天時間裡社會各界為梁小斌捐款共計95萬餘元。2013年11月26日,梁小斌委託詩人劉不偉於微博上發布公告,懇請大家停止捐款。 [3]

代表作品

類型 作品名稱 出版社或出版時間
詩集 《少女軍鼓隊》 中國文聯1986年版
隨筆集 獨自成俑 天津社科2001年版
隨筆集 《地主研究》 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版
隨筆集 梁小斌如是說 新華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隨筆集 《我熱愛秋天的風光》 不詳
隨筆集 秋天 不詳
詩歌 中國,我的鑰匙丟了 不詳
詩歌 雪白的牆 不詳

榮譽成就

雪白的牆》選入了《百年中國文學經典》,《雪白的牆》選入了高中語文教材,2000年《我熱愛秋天的風光》入選全國通用的人教社高中語文教材第三冊。 [1] [5]


獲獎記錄

文學

▪ 2005 中央電視台新年新詩會年度推薦詩人 (獲獎)

▪ 2000 入選全國通用人教社高中語文教材第三冊[5] 《我熱愛秋天的風光》 (獲獎)

▪ 1982 全國中青年詩人優秀新詩獎 《雪白的牆》 (獲獎)

人物評價

評論家徐敬亞曾說:「在文學荒原上,中國有兩個天真的孩子,一個是顧城,一個就是梁小斌。

詩人、評論家葉匡政,也是梁小斌的老鄉,他曾說過:「梁小斌可能是中國當代著名詩人群體中『生活處境最差的詩人』。」 [6]

著名詩人、詩歌「下半身」運動發起人朵漁稱,「梁小斌很有才華,憑他的實力進入作協沒什麼問題,但他選擇了自由,這一點是我很欽佩的。除了梁小斌,國內還有大批相同經歷的詩人,他們不願進入體制內,不願被束縛,尤其是流浪詩人,生活上沒有固定收入,未來很迷茫,活在當下。」「在當下,詩歌仍然很邊緣化,是一種奢侈品。它遠離功利,顯得和現代的商品社會格格不入,這也是詩人難以走近大眾的原因。有很多詩人的生存現狀不容樂觀,他們被國家和眾人遺忘,但他們理應得到國家和眾人的關注。」 [6]

劉不偉說,在詩人高星眼中梁小斌是他當年傾慕已久的詩歌英雄,「年少開始寫詩時,他都是我們的偶像」。 [3]

梁小斌的妻子卓女士在說,「梁小斌不善於與人交際,從來沒想過求誰,儘管內心有這種渴望,但他不去也不會做這些,其實幾年前也和相關部門聊過,但一直沒有結果。」 [3]

簡寧說,「這些年他一直在創作,在中國我很少看到梁小斌這樣的一種寫作方式,我個人認為這些作品有中國文學中很罕見的一種品質。中國的文學總寫皮膚之外的世界,以此映照內心,但梁小斌的寫作是內省式的,他寫出了一種強大的真實感和思維能力。」 [3]

梁小斌2005年被評為年度推薦詩人,推薦語認為:梁小斌詩歌中蘊涵的深情和智慧,是漢語寫作歷程一個多棱面的見證,難得可貴的是,這樣像冰塊一樣生活着的詩人,通過自己臥薪嘗膽的努力,恢復或者說綿延着一種純粹、高貴的文學理想:以透明消解陰晦,以深沉埋葬淺薄,以少戰勝多。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