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丛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丛书》,吴松弟,樊如森,陈为忠,姜修宪,黄婷 等 著,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书籍是知识[1]的源泉,只有书籍才能解救人类,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变成精神上坚强的、真正的、有理性[2]的人。唯有这种人能真诚地热爱人,尊重人的劳动,衷心地赞赏人类永不停息的伟大劳动所创造的最美好的成果。
内容简介
《港口-腹地与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变迁》:
《港口-腹地与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变迁》为“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丛书的其中一卷,也可以理解为丛书的综述卷。论述了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相关问题。港口,指对外通商的沿海沿江港口,以及位于边境或内陆交通要道的通商处所。腹地,在历史地理学方面,主要指的是位于港口城市背后的港口吞吐货物和旅客集散地所及的地区范围。
《港口-腹地与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变迁》主要探讨了如全球化下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的早期演化,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城市的成长,经济区域的形成与发展,近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形成与变迁等问题。
《龙头崛起:长江三角洲经济空间格局变迁研究(1843-1942)》: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近代时期开埠通商非常早、开放程度非常高、市场经济发育非常完善、近代工业非常发达的地区,依靠口岸贸易、国内贸易和近代工业,成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书中首先关注1843年以来约开商埠制度和国内政治改良奠定的经济秩序形成的过程,进而分商埠区、丝产区、棉产区研究城市工业的进口替代及其催生的工业化浪潮。在1843年到1942年的一百年间,在全球网络与地方生产网络、大宗生产方式和柔性生产方式的交织下,各城市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的工业都获得长足的发展,城市的分工协作水平显着提升,进而形成了专业化的工业空间——产业区。城市工业的实力及城市间产业的分工协作关系对传统城镇格局产生了颠覆性影响,使原有的基于行政体系而形成的苏州、杭州两个中控型城市体系,转变为以上海为中心的聚合型城镇体系。
《看得见的手:地方政府与近代闽江流域经济变迁》:
《看得见的手:地方政府与近代闽江流域经济变迁》依托“港口-腹地”与近代经济变迁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近代福州开埠与其腹地经济发展的互动为中心,梳理近代闽江流域经济地理的演进过程,揭示闽江流域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变迁轨迹,探讨近代闽江流域经济地理布局和经济发展脉络,并分析环境、政府、市场等因素对贸易和区域经济地理变迁的作用机制。
《竞争与合作:近代通商口岸常关研究(1854-1931)》:
《竞争与合作:近代通商口岸常关研究(1854-1931)》通过梳理近代通商口岸常关的产生背景,解释了近代常关的分化与沿革的历程,探讨了近代常关的税收状况,深入解读了常关与海关的权力运行机制,并对近代常关贸易格局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强调了这一时期常关的地位与作用。
《大港变迁: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
《大港变迁: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是对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一次延伸拓展研究,是“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丛书其中一卷,以1864-1930年的上海外贸埠际转运变迁为研究对象。上海的埠际贸易指的是上海与其他口岸间的贸易往来,这种贸易往来有着复杂的内容和不同的性质,可以根据贸易性质的不同将上海埠际贸易划分为几种类型,分别反映上海不同功能经济中心和中转枢纽港的影响力。
《大港变迁: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以1930年作为研究下限,试对1864-1930年间上海外贸埠际转运进行梳理与分析,提供这一时期内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的变化情况。
《从城市发展到区域变迁: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体系对经济地理格局影响的研究》
《时局与地域:全面抗战时期云南的经济开发与经济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 ↑ 什么是知识?,搜狐,2016-08-13
- ↑ 理性,是解决绝大多数问题的关键,搜狐,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