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典籍日譯研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古代典籍日譯研究》,副標題:以《說文解字敘》的「深度翻譯」為例,蘆曉博//楊曉波 著,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1]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2]
內容簡介
本書為杭州市規劃課題「《說文解字敘》的日譯研究與實踐」的結題成果,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中國典籍日譯的理論探析」主要探討中國典籍的可譯性與不可譯性、中日語言關係的點。下篇為「《說文解字敘》的日譯實踐,包括《說文解字敘》與現有日譯本、《說文解字敘》的」深度翻譯「模式探究、《說文解字敘》核心術語的日譯探析、《說文解字敘》的」深度翻譯「實踐、《說文解字敘》的釋與譯對日語MTI教育的啟示等內容。附錄部分包括重要術語彙總(中、日、英對照)、《說文解字敘》原文及英譯、中國書法發生論芻議、釋《續書譜》中的」八法」等內容。本專著將改變目前中國典籍日譯研究的專著較少、對日譯方法論探討的著作與文章更少的窘境,填補《說文解字敘》日譯研究的空白。
目錄
上篇 中國典籍日譯的理論探析
章 中國典籍的可譯性與不可譯性
節 可譯,還是不可譯
第二節 維根斯坦《邏輯哲學論》中的可譯性啟示
第二章 從中日語言關係的點談起
節 「國字」與漢字「六書」
第二節 和製漢語與「翻譯」
下篇 《說文解字敘》的日譯實踐
第三章 《說文解字敘》與其現有日譯本
節 《說文解字敘》的主要內容與學術價值
第二節 《說文解字敘》現有日譯本概述
第四章 《說文解字敘》的「深度翻譯」模式探究
節 關於「深度翻譯」
第二節 《說文解字敘》的「深度翻譯」
第三節 「深度翻譯」的未來發展
第五章 《說文解字敘》核心術語的日譯探析
節 中國典籍術語日譯的方法
第二節 「六書」名目的日譯
第六章 《說文解字敘》的「深度翻譯」實踐
節 漢字的起源
第二節 漢字的構形
第三節 漢字的字體:秦代
第四節 漢字的字體:漢代
第五節 編書的初衷
第七章 《說文解字敘》的釋與譯對日語MTl教育的啟示
參考文獻
附錄1 重要術語彙總(中、日、英對照)
附錄2 《說文解字敘》原文及英譯(楊曉波譯)
附錄3 中國書法發生論芻議
附錄4 釋《續書譜》中的「八法」
索引
後記
圖目錄
圖3.1 中國文字博物館陳列的許慎頭像
圖3.2 「六書」之傳承
圖3.3 《說文解字》(中華書局2012年版)
圖3.4 中國文字博物館陳列的善夫吉父需蓋上的銘文(西周晚期)
圖3.5 河南安陽殷墟宮殿宗廟遺址陳列的甲骨文
圖3.6 中國文字博物館陳列的新石器時期陶器刻符
圖3.7 秦統一前「馬」字的不同寫法(拍攝於中國文字博物館)
圖3.8 甲骨文發現地:殷墟
圖6.1 傳說中的倉頡像(拍攝於中國文字博物館)
圖6.2 中國文字博物館陳列的李斯嶧山刻石拓片
圖6.3 漢隸典型的「蠶頭雁尾」(楊曉波示範)
表目錄
表2.1 中日學者對國字按「六書」進行的分類
表4.1 《說文解字敘》三譯本的「深度翻譯」模式對比
表5.1 「指事」的許慎釋文、現有釋譯及筆者的釋譯與訓譯
表5.2 「象形」的許慎釋文、現有釋譯及筆者的釋譯與訓譯
表5.3 「會意」的許慎釋文、現有釋譯及筆者的釋譯與訓譯
表5.4 「假借」的許慎釋文、現有釋譯及筆者的釋譯與訓譯
表5.5 「轉注」的許慎釋文、現有釋譯及筆者的釋譯與訓譯
表5.6 「形聲」的許慎釋文、現有釋譯及筆者的釋譯與訓譯
表6.1 「長」「斗」「蟲」三字的甲骨文、小篆與隸書
表7.1 「中日語言對比」教學設計
表7.2 「六書」名目的訓譯
參考文獻
- ↑ 關於智慧的名言,人生屋,2013-07-15
- ↑ 關於莎士比亞的名言名句(100句),豆丁網,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