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的發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農業的發展》,研究中國農業發展史專著。德·珀金斯著。愛丁堡大學出版社1969年出版。中譯本1984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宋海文等譯,伍丹戈校。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共有9章,即:第1章導言,第2章6個世紀來糧食生產的增長,第3章改良種子、改變耕作方式和新作物,第4章農具、水利與肥料,第5章土地的分配和租佃的作用,第6章農村貿易及其對於農產品的影響,第7章城市化、饑荒和糧食市場,第8章中央政府和傳統經濟,第9章結論。對從明初到1968年600年來中國的農業發展作了歷史的考察。中心問題是:從明初到20世紀50年代,中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具的進步不大,為什麼能養活增長几乎10倍的人口(從1400年的6500萬人到1957年的6.47億人)?他認為原因有二:一是耕地面積的擴大;二是傳統資本的投入、種子的改良、新作物的引進、單作改為雙作、水稻種植面積的擴大、農具的小有改進以及開發水利工程增加了灌溉面積。其中最重要的是因人口增加、勞動力增加及由此而來的糞肥增加,所引用的一些數字未必完全可靠,但可供整理中國歷史上農業發展數字時參考。
作者簡介
德懷特·珀金斯(Dwight H.Perkins),美國研究中國經濟問題的專家,哈佛大學國際開發研究所所長、哈佛遠東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還著有《共產黨中國的市場管理和計劃》、《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文化革命》、《牽制中國農業發展的幾個因素》等。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凡例
1.本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1]。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
2.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立為一條詞目。古籍[2]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
3.一部著作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