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列四級三部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兩列四級三部分是漢語名詞術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詞解釋
所謂的兩列四級三部分是我國現行的政府預算收支科目的設置的概括用語:
"兩列四級三部分,即預算收入科目和預算支出科目兩列;按範圍大小和預算管理需要分為類、數、項、目四級;一般預算收支科目、基金預算收支科目和債務預算收支科目三部分。
我國現行預算收支的具體分類在政府預算收支科目中進行統一規定。我國政府預算收支科目由財政部統一規定,在全國範圍內統一使用。
各級科目之間的相互關係
各級科目之間的相互關係是:
前者是後者的概括和匯總,後者是前者的具體化和補充。我國政府預算收支科目每年都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的方針政策,以及政府預算管理的需要等因素進行必要的修改與補充,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參考文獻
- ↑ 中國專門創製文字的民族:千人從遼東遷徙西北,雄霸三百年,搜狐,2022-08-13
- ↑ 見證殷商歷史 走進中國文字之源,搜狐,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