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临刑,得佛救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两世临刑,得佛救度,此乃前世的愿力。在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有一位僧众的执事员,一生为僧众事辛勤劳作。临终时发愿:我一生出家,为僧众做事,虽然没得到什麽功德和境界,愿以此善根,将来在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的果位。这位执事员比丘即现在的安宁王子,因其发愿力成熟故,今生在我教法下令我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
原文
◎人多杀生则多病短命,被鬼附身和受牢狱之灾。
◎若人勤求钱财而没有布施心,死做守财鬼。
◎若人偷财物,也能布施,死后堕鬼,随得随散失。
―摘自《六趣轮迴经》
◎若人好饮酒,过量又颠酗,或劝人也酗酒,死作药叉鬼。
◎违背父母师长期望,死生药叉宫。
◎勇猛凶暴和悭贪,常生饿鬼。
―摘自《六趣轮迴经》
一时,佛在捨卫城。时捨卫城由胜光国王掌管,鹿野苑由梵施国王执政。两国因一些矛盾交兵作战,双方伤亡甚为惨重,两国关係日趋恶化。
一次,梵施国王统领车、马、象、步四大军队往捨卫城进兵,在康丹河边安营扎寨。胜光国王闻讯,马上率领精兵前往迎敌(康丹河是恆河的一个支流,亦属恆河流域)。双方势力相当,难分胜负,一直僵持不下。
与此同时,梵施国王的王妃生下了一个非常端庄的女孩,王宫上下鼓乐齐鸣,庆贺王女的降生。胜光国王得知此事,暗想:与梵施国王交战这麽久,前景不甚乐观,敌我双方皆进退两难,倒不如借与此女和亲来缓解两国关系。如是决定后,他就派特使到梵施国王前去求婚,祈求梵施国王将刚生下的王女许配给胜光国王作王妃。梵施国王知道了胜光国王的心意后也非常高兴。心想:两国一直作战至今,敌我皆损失惨重,今联婚不战而和,正合我意。便告诉来使,愿与胜光国王和亲。
从此,两国化干戈为玉帛,成为友好联邦。梵施国王为王女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名时,因她的降生平息了战争,举国始得安宁,故取名为『安宁母』,以牛奶、酸奶、油饼等喂养长大。
因梵施国王慾壑难填,不久王妃又生下一个男孩,他的相貌也非常庄严,他们就为他取名为『安宁』,也用牛奶、酸奶、油饼等喂养他,他如海中莲花一般很快长大了。长大后,姐弟俩亲密无间,好像一刹那也不愿离开。
因安宁母已经长大,胜光国王准备将她迎娶回国。就专门派人请求梵施国王。梵施国王说:「既然胜光国王已有此心意,那就选吉日举办婚礼吧!」按照选定好的日子,胜光国王亲去鹿野苑迎接安宁母。回到捨卫城后,依本国的习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安宁弟弟因为找不到姐姐,就问父母:「姐姐哪儿去了?」。
梵施国王说:「她去胜光国王那裡了。」安宁就闹着要跟姐姐去。父母告诉他:「你姐姐已经成家了,你去干什麽?你是我的王子,以后要继承王位料理国政,你是不能去的。」虽再三劝阻,但他仍天天吵闹非要跟姐姐去。后来胜光国王告诉梵施国王:让安宁来吧,我可以同等对待他姐弟俩的。梵施国王无奈,只好将他送到捨卫城与姐姐团聚。
胜光国王教他一些骑马射箭等世间的五明,他全部精通无碍。可后来,安宁变坏了。他做了去妓院等一百多个不如法的行为。安宁母和胜光国王再三劝导他不要这麽做,但起不到任何作用。万般无奈,他们只好派人告诉梵施国王安宁的种种行为。梵施国王也三番五次地叫他回宫,告诉他:「你不要如此肆意放纵,你身为王子,以后要继王位料理国政的。」。
但安宁既不愿回宫,也不听从父王的教诲,仍旧一意孤行。后来,梵施国王只好宣佈与其脱离父子关係。而胜光国王因他行为极不如法,也把他赶出王宫。身无依处,他就在市井混生活。
一天,他回到王宫要进宫看姐姐,但无论怎样,卫士就是不让他进宫。他生了大瞋恨心,一言不语地向宫内看。看见姐姐正和胜光国王在凉台上弹奏琵琶。这时,安宁顿起杀心,拿起弓箭,张弓向胜光国王射了一箭,但只是射断了琴弦,琵琶落在地上,国王惊慌失措转身逃跑了。胜光国王愤怒已极,心想:这个安宁居然要杀我,真该马上把他杀了,但他毕竟是梵施国王的王子,杀掉他恐梵施国王不悦,应该在法庭上判案定罪,给他处以死刑。
胜光国有个规定:小辩论吹两个海螺集众,大辩论不但吹海螺,还要击大鼓。当时,国王就命令手下人吹海螺击大鼓,集中捨卫城的大臣和所有官员,再把安宁带来与国王辩论。当然,安宁输了,因他犯了一百多条法律。按本国的规矩给他的颈上带上嘎布德花环(表示已判极刑),再交给凶手们,让凶手们带着去游街。这时,安宁才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如法,生起了极大的后悔心。他独自哀嚎:「这个世界上有谁能来救救我呀!」。
我等大师释迦如来具足无量功德和大悲心,时时刻刻观照着一切众生的苦乐因缘,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的。世尊观知调化安宁的机缘已经成熟,便着衣持钵去城中化缘。正在游街的安宁很远看见了世尊,生起了极大的欢喜心,立即上前恭敬顶礼,祈求世尊:「慈悲的佛陀,能否再给我一次生命?请您救救我吧!」。
世尊遂对凶手们说:「你们不要杀他,放了他吧。」凶手们为难地对世尊说:「请佛陀您想一想,我们有没有两个头,如果有两个头,我们可以放他,现在是不能放他的。」世尊就告诉凶手们:「我去见国王,在我未见到国王前,请你们不要杀他。」凶手们答应了。世尊找到胜光国王说:「大国王,放了那个罪犯,不要杀他吧。」。
具信心的胜光国王说:「世尊,他犯了很多罪,理应处死,但如果您能摄受他,他也愿意出家,就可以放了他。」世尊答应可以摄受他。之后,世尊将他带回经堂,给他剃度,并授戒传法,他自己也精进修持,很快灭尽了三界轮迴的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安宁太子做了种种不如法的行为,临刑时是世尊救了他,度他出家并使他获证罗汉果,请为吾等宣说前后因缘。」。
世尊告诸比丘:「不但是今生我救护了他,度他出家获证罗汉果位,而且前生我也曾救过他,使他得到了四禅五通。在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仓祈国王,在他的国中有个恶人,做了很多不如法的行为。后来,准备把他处以死刑,凶手正准备杀他时,他心生恐惧,祈求呼喊救命。
当时,鹿野苑附近有一位大仙人,具足五种神通,见到他非常可怜,很想救他。恶人见到大仙人就恭敬顶礼祈求救命。仙人让凶手把他放了别杀他,凶手说:『我们又没有两个头,现在不杀他我们办不到。』仙人想去找国王商量,就叮嘱凶手:『在我未找到仓祈国王前,你们不要杀他。』凶手们答应了。仙人找到国王求情,国王说:『如果不杀他,您必须带他出家。』仙人答应了。就把恶人带到森林中,对他传授教言,他依教修行,得了四禅五通。」。
世尊告诸比丘:「当时的仙人就是现证菩提的我,恶人即今安宁太子,仓祈国王即今胜光国王。以前,是在他临刑时,我救了他,使他修得四禅五通,现在也是在他临刑时,我救了他,使他证得了究竟涅槃的罗汉果位。」。
复次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安宁今转生于富贵王家,身相庄严,佛令得度,出家获证罗汉果位?愿为演说前后因缘。」。
世尊复告曰:「此乃前世的愿力。在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有一位僧众的执事员,一生为僧众事辛勤劳作。临终时发愿:我一生出家,为僧众做事,虽然没得到什麽功德和境界,愿以此善根,将来在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的果位。这位执事员比丘即现在的安宁王子,因其发愿力成熟故,今生在我教法下令我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