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絲路高州(外一篇)(吳國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絲路高州(外一篇)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絲路高州(外一篇)》中國當代作家吳國義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絲路高州(外一篇)

這裡位於北緯28度左右,南絲綢之路自北向南橫貫縣境自川入滇。溫潤的河谷與季風,山民的勤勞樸實,讓這片土地自秦漢始,盛產蠶桑和早茶,桑茶繁衍了這片土地,也富饒了這片土地。將自己的命運和南絲綢之路聯結在一 起,興也南絲綢之路,衰也南絲綢之路,歷史上,還從來沒有一片土地,和南絲綢之路結合得這麼緊密,這麼關聯。

這裡就是高州。一片被桑茶浸潤過的土地。

高州是古名,今為高縣,位於四川盆地南緣,與雲南毗鄰,有「烏蒙西下三千里,僰道南來第一城」之譽。這裡是古代中原和南詔的交匯之地,高縣轄地包括原高縣和慶符縣境,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合併而成。慶符縣自古為中原轄地,從長江邊直到今日高縣石門,縣境與宜賓隔長江相望。而古高州,長期為羈縻性質,為南詔之地。

中原與南詔的分界,即為今日南廣河畔之石門,南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關隘,自秦將常頞在石門鑿石開閣,修建五尺道以通南詔,經漢唐,明清,一直是連接中原與雲南、貴州的主要通道,且經雲南到東南亞。秦漢時的五尺道、後來的南方絲綢之路,又稱茶馬古道,是一條連接中原地區與南詔、東南亞的商貿之路、文化交流之路。南絲綢之路始於宜賓,渡長江而入慶符境,可以說,五尺道從這裡出發,並且穿境而過,進入雲南,其主要的陸路和水路(南廣河)段都在高縣境內,高縣是南絲綢之路在四川的主要部分。

位於南絲綢之路的起點,又盛產桑茶絲綢,唯有絲路高州。

絲路高州。北連戎州,南出中原,高縣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了中原文化與南詔文化的碰撞之地,也是中原文化中最重要的茶文化與絲綢文化最興盛的繁衍之地。南方絲綢之路的繁華,也帶動了這片土地的蠶桑、早茶產業,千百年來,當地普遍以桑茶業為主,為絲綢之路的商貿提供著名的川紅、邊茶等,也貢獻了優質的蠶繭、絲綢。

南絲綢之路,興盛了這片土地,也豐富了這片土地上的桑茶文化。古時每當盛世,絲綢之路商貿繁榮,遭遇亂世,就商貿凋敝。在北宋盛世時,曾在慶符轄地設立祥州。大明王朝將孫子一輩冊封郡王時,也冊封有慶符王。這裡是從南詔與中原交往的必經之地,這裡曾留下三國蜀候諸葛南征的艱辛,明清鎮壓農民起義的血腥,也曾留下文人征旅的美好,明才子楊慎迷失幽蘭而作采蘭引,元代馬克波羅途徑石門考察南絲路。

這裡就是高州。一片被桑茶浸潤過的土地。

絲路高州,如今迎來了桑茶的盛世,桑蠶繭綢一條龍的絲綢產業聞名遐邇,蠶繭產量在全國三大產區的四川盆地中位居第二,全縣桑園面積和繭絲產量分列全國第四和第五,超越傳統的江浙絲綢產地;以早茶川紅為主的川茶產業仍舊是當地的主要產業,茶業是全國優質茶業基地縣,全國四大紅茶之一川紅的故里。全縣從事蠶桑、茶業的農戶幾占全縣總人口的一半,名副其實的桑茶之鄉,絲路高州。

這裡沒有沿海發達的工業,這裡只有遍野的桑茶,一壟壟青翠的桑茶在山巒上鋪展開去,如碧綠的玉毯,一群群採摘桑茶的村姑在山嵐輕霧裡,正編織夢想和希望。

絲路高州。這片被桑茶浸潤過的土地上,縴夫與馬幫早已消失在歲月煙塵里,絲綢和茶葉卻愈發地溫潤而靈秀。高州桑海、蜀南茶鄉,一顆顆玉指青蔥般的茶芽,一片片柔嫩如笑臉般的桑葉,一段段如雪的絲綢,一杯杯溫潤的紅茶,這顆昔日南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將再現昔日繁華與興盛。

這裡就是高州。一片被桑茶浸潤過的土地。

[1]

作者簡介

吳國義,一個平平淡淡的碼字小姑娘,懷抱江南水秀大地,偶爾愁愁人生理想,低調生活,快樂做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