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專利合作條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專利合作條約是中國的一個學術名詞。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覽冥訓[1]》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着的柱子。

名詞解釋

專利合作條約(簡稱為PCT)是繼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之後專利領域的最重要的國際條約,是國際專利制度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該條約於1970年6月19日由35個國家在華盛頓簽訂。1978年6月1日開始實施,現有成員60多個,由總部設在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管轄。

專利合作條約對專利申請的受理和審查標準作了國際性統一規定,在成員國的範圍內,申請人只要使用一種規定的語言在一個國家提交一件國際申請,在申請中指定要取得專利保護的國家,就產生了分別向各國提交了國家專利申請的效力,條約規定的申請程序簡化了申請人就同樣內容的發明向多國申請專利的手續,也減少了各國專利局的重複勞動。

國際申請程序分為「國際階段」和「國家階段」。在「國際階段」受理局受理國際申請,國際檢察單位檢索已有技術並提出國際檢索報告。申請人要求初步審查的,國際初步審查單位審查發明是否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並提出國際初步審查報告。申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沒有要求國際初步審查的,國際申請自優先權日起 20個月內進入「國家階段」。要求了國際初步審查的,自優先權日起30個月內進人」國家階段」,在「國家階段」各國專利局按照本國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審查和批准專利。

我國是1994年1月1日正式成為專利合作條約成員國的,按照條約規定,一個國家在加人條約的同時,這個國家的專利局自動成為受理局。條約還規定了成為國際檢索單位和國際初步審查單位的條件,一個國家的專利局必須符合條件並經條約聯盟大會指定才能作為國際檢索和國際初步審查單位。目前,中國專利局已成為 PCT的受理局、國際檢索的國際審查單位。中文成為PCT的工作語言,我國加入PCT,加速了我國知識產權制度與國際接軌,標誌着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向國際標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對我國專利制度不斷完善和發展,對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展與各國間的科技、經濟貿易往來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專利合作條約的主要內容

第1條聯盟的建立

(1)參加本條約的國家(下稱各締約國)組成聯盟,對保護髮明的申請的提出、檢索和審查進行合作,並提供特殊的技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