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咸济碰杯(杨廷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与咸济碰杯》是中国当代作家杨廷松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与咸济碰杯
我生性好动,那怕是即将步入老年,还是静不下来,也坐不住。成天想着往热闹的地方钻——到原先做事的地方转悠,人家正忙着;找童年的伙伴现今的老年人聊天吧,他说你倒好,国家保你生死(意思是退休有工资拿,死后有安葬费)。一句话砌了一堵墙。结果我便成了蝙蝠(蝙蝠少有同类,归鸟类吧,它有牙齿;归兽类吧,它有翅膀)。鸟类和兽类都不接受。但我无法做到昼伏夜出,这有悖于人的生活规律。
我记得熊述隆说过,有福读书,无事静坐。于是,我读书,凡是本土作家送给我的书,我都在读。读着读着,便有了想说几句的欲望。
一
读咸济的文章,有近二十年的光景。从《月落乌啼》到《咸济酒话》,这两本文集共八十八个篇章,近三十万字。近年来,他又创作了二三十篇文章。不知不觉,读上了瘾,也读到了气象。
我读到咸济持有严谨的哲学态度和逻辑性极强的理性词语;是咸济视文学为第一生命的热忱与执着;是咸济入世从军、为官、做老板风风火火的社会实践;咸济一直在用手中的笔,象犁一样深耕在家庭以外的广阔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公共空间。这个空间存在诸多陋习,有阴谋、恶狠、可恶、见利忘义、漠视弱小、弱肉强食的丛林状态。
咸济的青年中年时期,全身心投入社会实践。当他抬头看看天上永恒的太阳时,仿佛听到云端里的那位东篱下采菊的老人在低声吟唱“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里的田园,当然是精神家园。
咸济并没有在自己风光的世俗中沉迷,他觉得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思考。他认为,应该退出喧闹的、嘈杂的世俗环境,建立一方净土,即精神彼岸。从此,咸济便步入寂寞、孤独、忧郁的那一片天地。
咸济返回到自己的文化本位,成了独立的文化人。为了自己的理想,投入一定程度的社会实践,却又不沉迷在权力、金钱、华美的世俗里面。这个转化过程是痛苦的,一般人很难完成。
二
余秋雨对知识分子的认定为:主要是两条脉络,一是德国康德的说法,认为知识分子是“敢于在一切公共场合运用理性”的人;二是一百年前从法国产生的一个概念,认为知识分子是能够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的人。即改变公共空间,并批判主流意识形态。这样,我们便有了真正意义上对知识分子认定的基本界限,也就有了对人对作品欣赏的基本标准。
咸济在《月落乌啼》文集篇章中,对孝、悌、忠、信、礼、义给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作家亲身体验、亲自解读、冷静思考、理性书写。在《咸济酒话》文集篇章里,深刻理性地论述了廉与耻,注重了民生文化,把爱和善良作为终极目标而不懈地追求。近期我读到咸济的《善心断想》这篇文章,写到了最高境界。善,是一颗种子,种植在人们心田,需要用行动灌溉,使之发育长大,需要大众呵护,才可以成为森林。
雨果说,善良是精神世界的太阳。
《善心断想》文章中,他说“……爱心社区,以一轮接一轮的爱心活动,将善良演绎得动人心魄。”文章提到女友晓非记挂冰天雪地中的小鸟,担心觅食艰难。这让我品读到了善与爱广阔的容量。 [1]
作者简介
杨廷松 1957年春天出生 大学毕业 2004年公开出版小说散文集《乡俗》 散文集《一滴墨水》正在审稿中 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