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长江大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海长江大桥

上海长江大桥(Shanghai Yangtze River Bridge)是中国上海市崇明区境内的跨海大桥,位于长江入海口之上,是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上海长江大桥于2004年12月28日动工兴建;于2008年6月27日完成合龙工程,大桥全线贯通;于2008年11月8日全桥竣工;于2009年10月31日通车运营。

上海长江大桥东起上海市崇明岛,上跨长江口水道,北至长兴岛;线路长16.63千米,跨江正桥长9.97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

基本内容

中文名:上海长江大桥

始建时间:2004年12月28日

所属地区:中国上海市

长度:16.63千米

车道设置:双向六车道

起止位置:崇明岛长兴岛

外文名:Shanghai Yangtze River Bridge

投用时间:2009年10月31日

类型:公路桥、特大桥、斜拉桥

宽度:55.1米

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

管理机构:上海市路政局

建设历程

199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崇明越江工程”可行性方案,并提出设想。

199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完成《长江口越江通道工程重大技术问题前期研究报告》。

200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相关建设部门开展上海长江大桥桥位的河势、水文、航运、风险等专题内容的研究。

2004年12月28日,上海长江大桥动工兴建。

2006年8月3日,上海长江大桥完成主墩钢吊箱的安装工程。

2007年11月28日,上海长江大桥完成主塔封顶工程。

2008年5月,上海长江大桥进行合龙工程;6月27日,上海长江大桥完成合龙工程,全线贯通;11月8日,上海长江大桥竣工。

2009年10月31日,上海长江大桥通车运营。

桥梁位置

上海长江大桥位于中国上海市,其中主桥地处长江口北港水道中心区域;东起上海市崇明岛,上跨长江水道,北至长兴岛与陈海公路相接后,汇入向化公路跨线桥。

建筑设计

上海长江大桥全桥由主航道桥、辅航道桥、江中非通航孔桥、陆上引桥、两座桥塔以及各桥墩组成;主桥路段平面路线呈“S”型,呈东北至西南方向布置。

设计理念

上海长江大桥位于万里长江入海口,成为上海地区的又一标志性建筑,对当时桥梁的景观应予以重视。经通航论证后,确定需要建设730米的主通航孔,结合跨度与当时自然条件考虑,斜拉桥是最合适的选择;而斜拉桥桥塔的造型是桥梁建筑景观最重要的部分,经过比选后,采用了“人”字形结构,相应于桥塔主梁需要采用分离结构,选择斜拉斜拉桥造型具有独特性,符合上海市地标性建筑的要求。

设计特点

上海长江大桥采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设计中预留了轨道交通线空间;其中,主通航孔桥梁为分离式钢箱梁斜拉桥,辅通航孔结构为变截面连续梁桥;桥塔为混凝土结构,桥面以上为独柱形式,桥面以下分叉为倒V形于承台衔接;索塔锚固区为钢锚箱与混凝土的组合结构,主梁为分离式钢箱梁,采用Q345qD钢材,索梁锚固采用钢锚箱结构;全桥采用扭绞型平行钢丝斜拉索,按空间扇形索面布置,主墩采用变截面钻孔灌注桩基础。

设计参数

上海长江大桥总面积34.23万平方米,线路长16.63千米,跨越长江部分正桥长9.97千米;主通航孔采用(107+243+730+243+107)米的跨径布置,辅通航孔采用(80+140+140+80)米跨径布置;主通航孔桥梁主梁全宽45米,梁高4.0米,桥塔总高216米,顺桥向尺寸7.4(塔顶)至10.5米(桥面处)至12米(塔底),横桥向尺寸7.4米(塔顶)至9.0米(桥面处);全桥共192根斜拉索,梁上索距15.米,塔上索距2.3米;没更拉索含151至409根直径7毫米镀锌钢丝,钢丝标准强度1670兆帕。[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