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帝配得一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上帝配得一切》,作者: 汤姆.赖特 (Tom Wright),译者: 戴宜真,出版: 友友文化,初版: 2004/03,页数: 172,尺寸: 15x21cm,ISBN: 9789868036741。

圣经》中的“上帝”源于希伯来文[1]“Elohim”,作为基督教的至高神,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并对人赏善罚恶。最早把“God”翻译成“上帝”的是利玛窦,他在1595年编写的《交友论》中,开始使用“上帝”这个概念来指称造物主。利玛窦以基督教的目光阅读和研究中国典籍时,在中国经典中发现了“天”和“上帝”的概念,认为可以用来翻译“Deus”;后来,他了解到朱熹将“天”解释为一种义理,与《圣经》中“Deus”的含义不同,故采用“天主”和“上帝”来翻译。之后马礼逊采用“神[2]”一词进行翻译。太平天国的传教士翻译《圣经》时,“上帝”被广泛使用。

内容简介

你可以应付一个世界的结束和另一个世界的开始吗?你可以将地震放进试管里,或是将海洋装进瓶子里吗?飓风变成了人、火焰变成了血肉、生命本身活出来并在我们中间行走;当你身怀这些骇人的想法时,你还能活下去吗?基督教要不是有上述这些意思,它就什么都不是。如果它不是把世界最深邃的真实做了最通透的揭露,它就是个骗局、是场胡闹、是欺哄人的装模作样。我们大多数人因为无法因应上述所说的这些事情,因而责怪自己是活在二者之间的浅薄世界中。我们身处此境也许并不满意,但却不知该如何摆脱。

这本小书试图说明其实面对的方式,是藉著全然无邪淫的敬拜永生与真实的上帝,并借此跟随上帝到祂带领你去的任何地方———不论那是不是我们的“传统”会建议的方式。敬拜对基督徒来说,不是一个多馀的选择、也不是耽溺于自我的宗教性活动,它是基督徒的基本立场,而且的确(如基督徒所声称)是真正符合人性的立场。“敬拜”(worship)衍生自“价值—状态”(worth-ship):它意味著将一切上帝所值的(译注:或一切上帝所配得的)归与上帝。因此这也成为本书的书名。

对很多人而言,基督教只是个美丽的梦想,它是一个让日常现实状况变得有点模糊的世界;它怀旧、亲切也让人觉得舒服。不过,真正的基督教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拿圣诞节做例子:这是一个怀旧、有赞美诗、有蜡烛、还有灯火与快乐儿童的节期。但这样的概念完全没有抓到重点。圣诞节不是要来提醒我们这个世界真是个蛮好的老地方,相反的,它提醒我们这个世界是个糟透的老地方,在这里邪恶不受禁制地滋长,在这里儿童被杀害,在这里文明国家出售武器给落后国家,好让他们自相残杀而从中大赚其钱。圣诞节是上帝点亮了一根蜡烛———你不会在已经充满阳光的房间里点亮蜡烛,你会在阴暗的房间点上蜡烛,点亮后,便显露出周围的事情究竟有多糟。圣徒约翰说:“光照在黑暗中,黑暗却不接受光。”

所以,圣诞节不是个梦、不是片刻的逃避,圣诞节是个“真实”,是把剩馀的“真实”都显露出来的那个真实。就这样的圣诞节(Christmas)而言,在此不妨称做基督教(Christianity)。耶稣要不就是这世界的主,而且所有的真实在祂的光照下,都有其道理,否则祂就与现今世界的各种问题与各种可能没什么关联而造成危险。这之间没有妥协馀地。耶稣若非曾经是、并且现在还是上帝的话语,祂以及所有基督徒传讲有关祂的故事,便都是谎言。

就是这个信念形塑了这本书。如果“上帝”一词真有所指,而如果这个“有所指”指的是:上帝藉拿撒勒的耶稣所启示的事情,我们就不得不用极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这个上帝(当然,针对耶稣和上帝做这样的宣告,其中涉及到各种历史与神学的问题,我将尽可能在别的地方来做说明。)我们不能只是这样远远地承认有这样一个上帝,并且和以前一样的背在身上。如果这些故事是真的,这位上帝就不是自己远远地站著,祂对我们认真到心甘情愿来到我们的世界,而成为我们当中的一份子。

如果认真对待这位上帝,我们会发现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自己。当然这不表示我们要变得忧郁或病态,而是我们要从镜子里观看自己,并问自己一些很尖锐的问题,例如:我是谁?我认为我依靠的是什么?如果上帝是上帝,这些问题就值得去问;如果耶稣是上帝的话语,答案可能会让你窒息——而代之以上帝的气息给你。当这件事情发生时,最先的结果就是敬拜——敬拜上帝,因祂配得一切;其次的结果则是宣教。那种乐章、那种韵律,正是这本书要谈的重点。

这本书的大部分是源自那种韵律,正如我在林奇菲尔德大教堂(Lichfield Cathedral)的生活与工作中所呈现出来的那种韵律;它像所有大教堂一样,是为容纳一个敬拜与宣教的群体而设计的。第二章是依据我就任主任牧师当天讲道的信息;其他章节也是在该教堂时开始写的。前面几章较狭义地聚焦在上帝以及敬拜上帝真正的意义为何的议题上,后面几章则针对因敬拜而产生有关宣教与教会合一的一整套议题。一座大教堂毕竟不是一个从世界中退出避静的地方,而是祷告与预言的地方,是一个把上帝的光照进世界的灯塔。它被设计要成为上帝恩典福音的一个丰富而有力的象征。

大教堂在真实中能成为如此崇高的方式之一,是藉著运用上帝在敬拜与见证之中所恩赐的音乐。所以本书献给一群人———他们特有的召命是要使我们,包括在大教堂中与在更偏远地方,为要在敬拜与尊崇中,把我们的心思与意念昇高到永生的上帝面前,并且要在爱与事奉中回应祂。教会的音乐同工有时得到的风评不佳———这些风评有些来自神职人员———认为他们(教会的音乐同工)坚持己见与桀傲不驯(当然神职人员自己永远不会这样!);有些则来自公众,认为他们(教会的音乐同工)不是与现实脱节就是太过时髦。我很高兴的告诉大家,这些都不适用于我们现有的音乐同工———从风琴演奏家与唱诗班指挥,安德鲁.卢孟斯登(Andrew Lumsden),到最年轻的唱诗班班员,相反的,他们成为林奇菲尔德大教堂格言———要服事上帝并要欢喜快乐(Inservi Deo et Laetari)———的表率。

参考文献

  1. 希伯来语简介,豆丁网,2010-05-01
  2. 中国信仰里的“神” ,搜狐,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