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配得一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上帝配得一切》,作者: 湯姆.賴特 (Tom Wright),譯者: 戴宜真,出版: 友友文化,初版: 2004/03,頁數: 172,尺寸: 15x21cm,ISBN: 9789868036741。
《聖經》中的“上帝”源於希伯來文[1]“Elohim”,作為基督教的至高神,上帝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並對人賞善罰惡。最早把“God”翻譯成“上帝”的是利瑪竇,他在1595年編寫的《交友論》中,開始使用“上帝”這個概念來指稱造物主。利瑪竇以基督教的目光閱讀和研究中國典籍時,在中國經典中發現了“天”和“上帝”的概念,認為可以用來翻譯“Deus”;後來,他了解到朱熹將“天”解釋為一種義理,與《聖經》中“Deus”的含義不同,故采用“天主”和“上帝”來翻譯。之後馬禮遜采用“神[2]”一詞進行翻譯。太平天國的傳教士翻譯《聖經》時,“上帝”被廣泛使用。
内容简介
你可以應付一個世界的結束和另一個世界的開始嗎?你可以將地震放進試管裡,或是將海洋裝進瓶子裡嗎?颶風變成了人、火燄變成了血肉、生命本身活出來並在我們中間行走;當你身懷這些駭人的想法時,你還能活下去嗎?基督教要不是有上述這些意思,它就什麼都不是。如果它不是把世界最深邃的真實做了最通透的揭露,它就是個騙局、是場胡鬧、是欺哄人的裝模作樣。我們大多數人因為無法因應上述所說的這些事情,因而責怪自己是活在二者之間的淺薄世界中。我們身處此境也許並不滿意,但卻不知該如何擺脫。
這本小書試圖說明其實面對的方式,是藉著全然無邪淫的敬拜永生與真實的上帝,並藉此跟隨上帝到祂帶領你去的任何地方———不論那是不是我們的「傳統」會建議的方式。敬拜對基督徒來說,不是一個多餘的選擇、也不是耽溺於自我的宗教性活動,它是基督徒的基本立場,而且的確(如基督徒所聲稱)是真正符合人性的立場。「敬拜」(worship)衍生自「價值—狀態」(worth-ship):它意味著將一切上帝所值的(譯註:或一切上帝所配得的)歸與上帝。因此這也成為本書的書名。
對很多人而言,基督教只是個美麗的夢想,它是一個讓日常現實狀況變得有點模糊的世界;它懷舊、親切也讓人覺得舒服。不過,真正的基督教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拿聖誕節做例子:這是一個懷舊、有讚美詩、有蠟燭、還有燈火與快樂兒童的節期。但這樣的概念完全沒有抓到重點。聖誕節不是要來提醒我們這個世界真是個蠻好的老地方,相反的,它提醒我們這個世界是個糟透的老地方,在這裡邪惡不受禁制地滋長,在這裡兒童被殺害,在這裡文明國家出售武器給落後國家,好讓他們自相殘殺而從中大賺其錢。聖誕節是上帝點亮了一根蠟燭———你不會在已經充滿陽光的房間裡點亮蠟燭,你會在陰暗的房間點上蠟燭,點亮後,便顯露出周圍的事情究竟有多糟。聖徒約翰說:「光照在黑暗中,黑暗卻不接受光。」
所以,聖誕節不是個夢、不是片刻的逃避,聖誕節是個「真實」,是把剩餘的「真實」都顯露出來的那個真實。就這樣的聖誕節(Christmas)而言,在此不妨稱做基督教(Christianity)。耶穌要不就是這世界的主,而且所有的真實在祂的光照下,都有其道理,否則祂就與現今世界的各種問題與各種可能沒什麼關聯而造成危險。這之間沒有妥協餘地。耶穌若非曾經是、並且現在還是上帝的話語,祂以及所有基督徒傳講有關祂的故事,便都是謊言。
就是這個信念形塑了這本書。如果「上帝」一詞真有所指,而如果這個「有所指」指的是:上帝藉拿撒勒的耶穌所啟示的事情,我們就不得不用極嚴肅的態度來對待這個上帝(當然,針對耶穌和上帝做這樣的宣告,其中涉及到各種歷史與神學的問題,我將盡可能在別的地方來做說明。)我們不能只是這樣遠遠地承認有這樣一個上帝,並且和以前一樣的背在身上。如果這些故事是真的,這位上帝就不是自己遠遠地站著,祂對我們認真到心甘情願來到我們的世界,而成為我們當中的一份子。
如果認真對待這位上帝,我們會發現我們也必須認真對待自己。當然這不表示我們要變得憂鬱或病態,而是我們要從鏡子裡觀看自己,並問自己一些很尖銳的問題,例如:我是誰?我認為我依靠的是什麼?如果上帝是上帝,這些問題就值得去問;如果耶穌是上帝的話語,答案可能會讓你窒息——而代之以上帝的氣息給你。當這件事情發生時,最先的結果就是敬拜——敬拜上帝,因祂配得一切;其次的結果則是宣教。那種樂章、那種韻律,正是這本書要談的重點。
這本書的大部分是源自那種韻律,正如我在林奇菲爾德大教堂(Lichfield Cathedral)的生活與工作中所呈現出來的那種韻律;它像所有大教堂一樣,是為容納一個敬拜與宣教的群體而設計的。第二章是依據我就任主任牧師當天講道的信息;其他章節也是在該教堂時開始寫的。前面幾章較狹義地聚焦在上帝以及敬拜上帝真正的意義為何的議題上,後面幾章則針對因敬拜而產生有關宣教與教會合一的一整套議題。一座大教堂畢竟不是一個從世界中退出避靜的地方,而是禱告與預言的地方,是一個把上帝的光照進世界的燈塔。它被設計要成為上帝恩典福音的一個豐富而有力的象徵。
大教堂在真實中能成為如此崇高的方式之一,是藉著運用上帝在敬拜與見證之中所恩賜的音樂。所以本書獻給一群人———他們特有的召命是要使我們,包括在大教堂中與在更偏遠地方,為要在敬拜與尊崇中,把我們的心思與意念昇高到永生的上帝面前,並且要在愛與事奉中回應祂。教會的音樂同工有時得到的風評不佳———這些風評有些來自神職人員———認為他們(教會的音樂同工)堅持己見與桀傲不馴(當然神職人員自己永遠不會這樣!);有些則來自公眾,認為他們(教會的音樂同工)不是與現實脫節就是太過時髦。我很高興的告訴大家,這些都不適用於我們現有的音樂同工———從風琴演奏家與唱詩班指揮,安德魯.盧孟斯登(Andrew Lumsden),到最年輕的唱詩班班員,相反的,他們成為林奇菲爾德大教堂格言———要服事上帝並要歡喜快樂(Inservi Deo et Laetari)———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