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点红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点红属菊科,约30种,分布东半球热带,我国有3种,产西南部至东部。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大部基生或茎叶互生,全缘、有齿缺或分裂;头状花序具长柄,同性,盘状,红色或淡紫色;花全部管状,两性,5齿裂;总苞圆柱形,总苞片1列;瘦果近圆柱形,有5纵肋或棱,冠毛丰富,白色而软。[1]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有白霜,无毛或被毛,叶互生,通常密集于基部,具叶柄,茎生叶少数,羽状浅裂,全缘或有锯齿,基部常抱茎。头状花序盘状,具同形的小花,单生或数个排成疏伞房状,具长花序梗,开花前下垂。总苞筒状,基部无外苞片;总苞片1层,等长,在花后伸长。花序托平坦,无毛,具小窝孔。小花多数,全部管状,两性,结实;黄色或粉红色,管部细长,檐部5裂;花药顶端有窄附片,基部钝;花柱分枝长,顶端具短锥形附器,被短毛。瘦果近圆柱形,两端截形,5棱或具纵肋;冠毛细软,雪白色,刚毛状。

化学成分

一点红属植物中含有生物碱、黄酮、挥发油、萜、氨基酸和有机酸等化学成分。

生物碱类

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有11个,均为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其结构骨架为千里光次碱和千里光次酸。两者形成的12元环的大环双酯。

黄酮类

迄今从该属中只分得4个黄酮类化合物,均为黄酮醇及其苷类。

挥发油

主要为萜类化合物。潘小姣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GC-MS联用等技术分析了一点红E.sonchifolia挥发油,检出80个化合物,鉴定其中28个,占挥发油总量的76.97%,主要为倍半萜类化合物。

其他类

一点红E.sonchifolia中还含有萜类成分如熊果酸、γ-蛇麻烯,甾醇类成分如β-谷甾醇、豆甾醇,脂肪烷类成分如正二十六醇、三十烷,有机酸类成分如蜂蜜酸等成分。

物种分布

约100种,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热带,少数产于美洲。我国有3种,主要分布于华中、华南、华东和西南。

我国该属物种检索表:

下部叶近全缘或具疏齿;总苞坛状或宽圆柱形,约短于小花之半;小花橙红色。 绒缨菊

下部叶大头状羽裂或具锯齿;总苞狭圆柱形,约与小花等长或短于小花;小花淡紫色或红色。

下部叶大头状分裂;总苞约与小花等长;瘦果被毛。

下部叶不分裂;总苞短于小花;瘦果无毛。

代表物种

一点红Emiliasonchifolia(L.) DC

一年生草本,根垂直。茎直立或斜升,高25-40厘米,稍弯,通常自基部分枝,灰绿色,无毛或被疏短毛。叶质较厚,下部叶密集,大头羽状分裂,长5-10厘米,宽2.5-6.5厘米,顶生裂片大,宽卵状三角形,顶端钝或近圆形,具不规则的齿,侧生裂片通常1对,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钝或尖,具波状齿,上面深绿色,下面常变紫色,两面被短卷毛;中部茎叶疏生,较小,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无柄,基部箭状抱茎,顶端急尖,全缘或有不规则细齿;上部叶少数,线形。头状花序长8毫米,后伸长达14毫米,在开花前下垂,花后直立,通常2-5,在枝端排列成疏伞房状;花序梗细,长2.5-5厘米,无苞片,总苞圆柱形,长8-14毫米,宽5-8毫米,基部无小苞片;总苞片1层,8-9,长圆状线形或线形,黄绿色,约与小花等长,顶端渐尖,边缘窄膜质,背面无毛。小花粉红色或紫色,长约9毫米,管部细长,檐部渐扩大,具5深裂瘦果圆柱形,长3-4毫米,具5棱,肋间被微毛;冠毛丰富,白色,细软。花果期7-10月。

产云南(昆明、大姚、楚雄、广通、开远、峨山、玉溪、易门)、贵州(绥阳、兴义、安龙、册亨、赤水)、四川、湖北、湖南、江苏(宜兴)、浙江(杭州、宁波)、安徽(舒城、霍山、金寨及皖南山区)、广东(汕头、广州)、海南(儋县、安定、崖县、陵水、琼中)、福建、台湾。常生于山坡荒地、田埂、路旁,海拔800-2100米。北京栽培,逸生。亚洲热带、亚热带和非洲广布。

可供观赏。

绒缨菊Emiliacoccinea(Sims) G. Don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40-70 (100) 厘米,无毛或有糙短毛。基部叶和下部叶具短柄,长圆形,倒卵形或近匙形,长5-7厘米,宽2-2.5厘米,顶端钝,基部渐狭成翅,抱茎,近全缘或具波状细齿,两面均被细柔毛,叶脉明显下凹,在下面凸起;中部茎叶大,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无柄,基部箭状抱茎,上部叶渐小,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急尖,基部耳状抱茎。头状花序数个,在茎端排成疏伞房状,长10-15毫米;花序梗长10-30毫米,无苞片,总苞坛状或陀螺状,长10-12毫米,宽9-12毫米,基部无小苞片;总苞片1层,明显短于小花之半,10-13,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边缘窄膜质,无毛,小花多数,约50,花冠橙红色,管部细,檐部5裂,裂片披针形,长1.6-2.2毫米,瘦果圆柱形,长约3毫米,具5肋,被微毛;冠毛白色,长约4毫米。

原产非洲,在世界各国广泛栽培。

我国北京河北西安植物园和各公园常有栽培,供观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