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江春水向東流(趙開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江春水向東流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一江春水向東流》中國當代作家趙開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江春水向東流

---余秀華詩歌淺析

鳳凰衛視竇文濤說:余秀華的詩,讓多少詩人汗顏。很贊同這個觀點,我也讀過一些所謂的當代詩人的新體詩,如果拿來跟她一比,似乎遜色很多。余秀華的出現,讓原本死氣沉沉飽受詬病群嘲的當下中國詩壇,有了一抹亮色。

因為網絡的傳播和炒作,讀者往往存在一些誤解,對余秀華的印象是她非常大膽直接,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她因為自幼身體的殘疾,有時她是卑怯的。她寫道: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弔膽的春天。有時也是孤傲的,她寫道:我的詩歌,只是為了取悅我自己,與你無關。她只是用直接熱烈的情感表達而已。真誠是詩人的靈魂,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心。她在《晚秋》寫道:「懷抱不能翻譯的方言,能夠盯着你看就是快樂」,這是多麼卑微而婉約地表達啊!「與你離別的絕望也有蜜的基因」。離別時的痛苦絕望,想想也有甜蜜的滋味,這是怎樣的愛情啊?沒有一句着筆於思念他,卻處處流露出思念。無一處寫到愛,濃情蜜意卻溢出紙外,無怨無恨。一個殘疾的醜陋的身體卻貯藏着如此奔放真摯的情感。這首詩真的很好,寫女人的情感毫不遮掩,坦坦蕩蕩。她的表達其實並不誇張和直白,是恰到好處的。同樣是寫情詩,她比很多詩人的情緒更到位,很震撼。愛不就是這樣嗎?如果很冷靜很計較很算計而得來的愛,那只是交換,只是互娛,不是真正的愛情。真愛往往是自卑的,是寧願卑微甘願受罰,也不放棄追求。詩人的感覺很真實,這是來自生活的感覺,讀者才會有共鳴。比如她詩歌中「蜜」,可能暗指那個養蜂人的蜜,與她曾經情感經歷有關,寫出了一個女人對愛的嚮往崇拜,寫出她心裡最美的愛情。這種感覺就像張愛玲初遇胡蘭成,」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同時也有李清照「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羞澀懵懂情態。也許她的情詩都有吟誦的對象,只有當事人才能心領神會,卻依然能讓讀者產生共情。她的想像力很豐富,寫詩的時候,她是發光的,忘記周遭的不美好

反觀社會上有的文人脫離真實生活,頭腦僵化,思維定式,循規蹈矩,永遠寫不出這種跳躍的感覺。她總能敏感地捕捉到自己最真實的感覺並完整無缺地表達出來,她是天生的,為詩而生。她擅長長短句結合,語言富有節奏感,將小情感和人間大愛巧妙的融合一體,在古典和現代間轉換自如,遊刃有餘。

在《寫給長江》這首詩里,她用描述性的語言向我們呈現了她眼中的長江,展示了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曲折與氣勢,引發讀者深深的思考。她幾乎沒有一點居高臨下的感覺,而是從自己女性的視角,把長江與每個中華子孫的生存命運進行聯接,從長江的歷史文化聯想到中華兒女的生生不息,世代繁衍。長江包容了一切、接納了一切。誰能夠真正讀懂長江,就能悟透人生,就能如同長江一樣包容,看淡一切過好自己,所有的榮辱興衰功名利祿終將付之東流,隨江而去。

站在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邊,你能觸摸到什麼?這是跳動了五千年脈搏,你能感受到嗎?那些英雄輩出的朝代風雲更換和歲月無情時光交替,滄海變桑田,多少人情世故風序良俗依然發生變遷迭代,最終都會被這一江春水帶走或者抹去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個體的人面對廣闊的宇宙的確是渺小的,但即使渺如塵埃,依然能在角落裡粲然生輝。橫店的余秀華,蝸居在長江的神經末梢,她沒有因為身體的殘缺,而放棄自己對夢想的追逐,她搖搖晃晃的人生本身就是一篇值得一讀的詩歌。當然,她也因為視野的局限,生存的環境,有過網絡上一些不合適的言語。但瑕不掩瑜,這並不影響我們欣賞她的詩歌,並從詩歌里讀懂生活的況味。[1]

作者簡介

趙開龍,巢湖監獄監管監區二級警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