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隨感錄三十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隨感錄三十五》是魯迅寫的一篇文章。   

原文

從清朝末年,直到現在,常常聽人說「保存國粹」這一句話。

前清末年說這話的人,大約有兩種: 一是愛國志士,一是出洋遊歷的大官。他們在這題目的背後,各各藏着別的意思。志士說保存國粹,是光復舊物的意思;大官說保存國粹,是教留學生不要去剪辮子的意思。

現在成了民國了。以上所說的兩個問題,已經完全消滅。所以我不能知道現在說這話的是那一流人,這話的背後藏着什麼意思了。

可是保存國粹的正面意思,我也不懂。

什麼叫「國粹」?照字面看來,必是一國獨有,他國所無的事物了。換一句話,便是特別的東西。但特別未必定是好,何以應該保存?

譬如一個人,臉上長了一個瘤,額上腫出一顆瘡,的確是與眾不同,顯出他特別的樣子,可以算他的「粹」。然而據我看來,還不如將這「粹」割去了,同別人一樣的好。

倘說:中國的國粹,特別而且好;又何以現在糟到如此情形,新派搖頭,舊派也嘆氣。

倘說:這便是不能保存國粹的緣故,開了海禁的緣故,所以必須保存。但海禁未開以前,全國都是「國粹」,理應好了;何以春秋戰國五胡十六國鬧個不休,古人也都嘆氣。

倘說:這是不學成湯文武周公的緣故;何以真正成湯文武周公時代,也先有桀紂暴虐,後有殷頑作亂;後來仍舊弄出春秋戰國五胡十六國鬧個不休,古人也都嘆氣。

我有一位朋友說得好:「要我們保存國粹,也須國粹能保存我們。」

保存我們,的確是第一義。只要問他有無保存我們的力量,不管他是否國粹。

賞析

在新文化運動中,覺醒較早的知識分子高舉「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的兩面大旗,立下了偉大的功勞。但當時一些頑固守舊、妄圖阻擋歷史車輪前進的封建復古主義者——「國粹派」,卻拚命對抗新文化運動,把業已腐朽的舊文化說成是了不起的精神文明,美其名曰 「國粹」,高呼「人心不古,國粹將亡」,叫嚷拋棄「國粹」就要亡國,因而說什麼不可 「盡廢古書」,更不可 「覆孔孟,鏟倫常」,還攻擊白話文「鄙俚淺陋」,「不值識者一哂」,並擺出一副貴族老爺的架勢,認為如果用白話作文章,則「都下引車賣漿之徒」和「京津之稗販,均可用為教授矣」。總之,他們不僅將「國將不國」的責任推在新文化運動倡導者的身上,甚至還妄圖借用封建軍閥以武力來鎮壓新文化運動。這就充分表明了這實質上是一場絕對不能調和的政治鬥爭。

魯迅看穿了 「國粹家」們的反動本質,在 「五四」前後所寫的許多雜文中都把「國粹派」作為一個主要的抨擊對象。魯迅把他們鼓吹的「國粹」比做癰疽和毒瘤,指出這樣的「粹」太多了,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便很難在當前強手如林的世界上 「生長」並 「掙得地位」,因此對這樣的所謂「粹」非但絕不能「繼承」和「保留」,而且必須堅決徹底剷除之。

《隨感錄三十五》就是魯迅這類雜感中很重要的一篇。

在本文中,魯迅以徹底決裂的勇猛姿態對封建文化加以抨擊,把封建文化置於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來審視。具體地說,魯迅是把「保存國粹」放在「現在成了民國了」的歷史背景上,提出了是「什麼意思」的問題。然後,他辨明了清末時期的兩種意思:「光復舊物」與「不要去剪辮子」。明確指出:「前者所謂的光復舊物」,是具有反清的積極意義的;而後者所謂的「不要去剪辮子」,則是要維護清王朝的統治。兩者涇渭分明,目的全然不同。以後,魯迅又從解釋字意落筆,形象地將代表封建文化的「國粹」比作「瘤」和 「瘡」,並通過三個「倘說」,以無可辯駁的現實與歷史的教訓,逐一批駁了封建復古主義者要「保存國粹」的謬論。因為,封建思想內容的文化與中華民族、人民大眾的生存是完全對立的。要保存封建復古主義者所謂的「國粹」,就是開倒車,就不能保存中華民族和人民大眾;反之,要保存我們中華民族和人民大眾,就絕不能保存這班先生們所說的「國粹」,二者必居其一。但「保存我們」則是 「第一義」的大事。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如果「無保存我們的力量」,那就「不管他是否國粹」,都不能保存了。從根本上否定了 「國粹」 派的主張。

中心突出,論證有力,比喻生動,這些都應該是本篇在藝術表現上的鮮明特色。全文首尾呼應,前後一貫,緊緊圍繞「保存國粹」是「什麼意思」這個中心問題,對封建復古派作了雄辯有力的批駁,概括了當時思想文化戰線上反封建主義的鬥爭。在論說的過程中,則始終站在高處,抓住要害,從「國粹」與我們民族和人民大眾生存的關係問題出發,對封建文化給予了旗幟鮮明的徹底否定,特別是以「瘤」和「瘡」來比喻封建文化對人民大眾的危害性,更顯得生動、形象、貼切,既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又顯示出揭露諷刺的光芒,反過來又強化了作品的主題。[1]

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