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听琴图》宋 赵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听琴图》宋 赵佶

此幅描绘官僚贵族雅集听琴的场景。主人公道冠玄袍,居中端坐,凝神抚琴,前面坐墩上两位纱帽官服的朝士对坐聆听,左面绿袍者笼袖仰面,右面红袍者持扇低首,二人悠然入定,仿佛正被这鼓动的琴弦撩动著神思,完全陶醉在琴声之中。叉手侍立的蓝衫童子则瞪大眼睛,注视著拨弄琴弦的主人公。作者以琴声为主题,巧妙地用笔墨刻画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音乐的意境。画面背景简洁,如盖的青松和摇曳的绿竹衬托出庭园高雅脱俗的环境,而几案上香烟袅袅的薰炉与玲珑石上栽植著异卉的古鼎与优雅琴声一道,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画面上方,有"六贼"之首蔡京所题的七言绝句“吟征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人松风。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右上角有宋徽宗赵佶所书瘦金书字体的"听琴图"三字,左下角有他"天下一人"的落款和印章,这样一来,这幅作品就成了他的了。

其实这一幅作品构图简净,人物举止形貌刻画生动传神,衣纹线描劲挺略带战笔,树石器具描写工致而毫无呆板,著色浑厚而不失清丽,是宋代宫廷人物画的代表作品。

由于作品本幅有徽宗题名与画押,作品一度被认为是赵佶所画,后经学者考证,此幅为宣和画院画家描绘徽宗赵佶宫中行乐的作品,而图中抚琴者,正是赵佶本人。 [1]

听琴图的前世今生

1933年,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被指控盗宝,本是一件冤案,但原告不撤诉,要求继续调查。于是有人提出一个办法——清查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没有假古董,如果有,那就是易培基以假换真盗走了。

民国审理易培基案,不信任故宫博物院内的专家,另行聘请社会上的名画家黄宾虹到故宫执行鉴定任务。黄先生手头一翻,翻出大批假古字画,就包括《听琴图》,另外装箱,由法院贴上封条,认为是被易培基调换过的。

到1949年,朱家溍在与马衡院长聊天中,故意随便说了一句“法院封存的箱子,现在可以打开了。”马衡不置可否,朱家溍就把封存的箱子逐一打开,一箱一箱看过。他从箱子中发现了宋徽宗的《听琴图》,宋代马麟的《层叠冰绡图》,经考证都是真迹。就这样,《听琴图》重见天日。

根据专家解读,听琴图原来应该是横装而不是现在的竖装,而且画幅前后应该有宋徽宗的瘦金体书题签和双龙小玺印。

徐邦达讲此画在清中期曾经赏赐某王府,光绪年间再入内廷。1933年,为躲避侵华日军的劫掠,国民政府在文物南迁临行前,因为认为此图是赝品,所以将此图作为明代绘画,打入另册,留在了当时的北平故宫。 [2]

画家赵佶生平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任用蔡京、梁师成、李彦、童贯、朱勔、王辅等,时称六贼。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宋徽宗在位25年,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十一月,金兵攻进教城汴梁,赵佶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

自创书法“瘦金体”

自创书法“瘦金体”,刚健瘦硬、顿挫有节、笔势劲逸、秀丽多姿,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3]

《听琴图》赏析

《听琴图》轴是一幅优秀的中国人物画。画中主人公,居中危坐石墩上,黄冠缁服作道士打扮。他微微低著头,双手置琴上,轻轻地拨弄著琴弦。听者三人,右一人纱帽红袍,俯首侧坐,一手反支石墩,一手持扇按膝,那神气就像完全陶醉在这动人的曲调之中;左一人纱帽绿袍,拱手端坐,抬头仰望,似视非视,那状态正是被这美妙的琴声挑动神思,在那里悠悠遐想;在他旁边,站立著一个蓬头童子,双手交叉抱胸,远远地注视著主人公,正在用心细听,但心情却比较单纯。三个听众,三种不同的神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所有布景、道具以及次要人物的位置,都是围绕著主人公的演奏而安排的。整个画面的气氛,仿佛使人觉得,在这静谧之中,有一阵阵的琴声,混合著微风吹动松枝竹叶之声,从画中传出。借用白居易的一句诗来形容,其妙处那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本画描绘得相当精致,人物表情以及画面气氛,足以引人人胜。通过纤细的技法和迷人的色彩,把作品描绘得工整清丽,神妙无加。但从所流传的赵佶各种画笔看来,以及古人的一切看法,认为此图不是赵佶之手笔,元汤自谓“余自可一望而识”。 [4]

传世作品

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

收藏

《听琴图》轴,宋,赵佶绘,绢本,设色,纵147.2厘米,横51.3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视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