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礼》是鲁迅写的一篇文章。    看报,是有益的,虽然有时也沉闷。例如罢,中国是世界上国耻纪念最多的国家,到这一天,报上照例得有几块记载,几篇文章。但这事真也闹得太重叠,太长久了,就很容易千篇一律,这一回可用,下一回也可用,去年用过了,明年也许还可用,只要没有新事情。即使有了,成文恐怕也仍然可以用,因为反正总只能说这几句话。所以倘不是健忘的人,就会觉再沉闷,看不出新的启示来。【此段提出自己看报的感受,也就是觉得“沉闷”,并举例“国耻纪念”的实例做进一步解释。】

然而我还是看。今天偶然看见北京追悼抗日英雄邓文②的记事,首先是报告,其次是演讲,最末,是“礼成,奏乐散会”。【叙述看报刊登载纪念邓文的情况,点出“礼成……”,为引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

原文及解析

我于是得了新的启示:凡纪念,“礼”而已矣。【点明自己看报所得启示,认为凡纪念活动,无非是一种“礼”而已。并照应文章题目。】

中国原是“礼义之邦”,关于礼的书,就有三大部③,连在外国也译出了,我真特别佩服《仪礼》的翻译者。事君,现在可以不谈了;事亲,当然要尽孝,但殁后的办法,则已归入祭礼中,各有仪,就是现在的拜忌日,做阴寿之类。新的忌日添出来,旧的忌日就淡一点,“新鬼大,故鬼小”④也。我们的纪念日也是对于旧的几个比较的不起劲,而新的几个之归于淡漠,则只好以俟将来,和人家的拜忌辰是一样的。有人说,中国的国家以家族为基础,真是有识见。【此段是对上一段观点“凡纪念,‘礼’而已矣”的进一步解释。首先点明中国“礼”之完备,光有关之书都有“三大部”;其次叙述“礼”的两部分内容“事君”和“事亲”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事君”因推翻了帝制而忽略不谈,“事亲”却一直延续,主要表现在“祭礼”中,而以国家为主办方的“纪念”活动也深受其影响。】

中国又原是“礼让为国”⑤的,既有礼,就必能让,而愈能让,礼也就愈繁了。总之,这一节不说也罢。【此段为作者由上文内容所延伸出的观点,实际上是点出中国传统文化过度看重“礼”的危害性,因“让”也是“礼”中重要内容和环节,所以讲究宽容忍让,这种忍让若施之于个人争端,也不失为君子风范,但若是外族入侵、国家危亡之际,这种“礼让”反成了不抵抗、妥协、投降、卖国的借口或遮羞布,结合当时社会现实来看,面对日本的入侵,国民党政府节节败退,丧权辱国,可谓“能让”矣!而这种“能让”又导致了更多“国耻纪念”活动的举行,这就是作者所谓的“而愈能让,礼也就愈繁了”,此段表达的意思较为隐晦,实际上是对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嘲讽。】

古时候,或以黄老治天下,或以孝治天下⑥。现在呢,恐怕是入于以礼治天下的时期了,明乎此,就知道责备民众的对于纪念日的淡漠是错的,《礼》曰:“礼不下庶人”⑦;舍不得物质上的什么东西也是错的,孔子不云乎:“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⑧【此段是对当时国民党政府官员大张旗鼓、劳民伤财,大搞各种“纪念”活动的嘲讽。其中暗含两层意思:一是这种注重“礼”的情况实际上是政府官员、政要和上流人士所致;二是这种注重“礼”的情况导致的唯一结果就是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而已。】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⑨,静静的等着别人的“多行不义,必自毙”⑩,礼也。【此段是对当时社会注重“礼”的总体评价和讽刺,实际上这种“礼”只是一种形式,于国家于时局毫无补益,但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轰轰烈烈地活动着、倡导着,仿佛“礼”真能成为救国救民的良药一般,自己打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招牌,眼睁睁看着时局糜烂下去,莫非真的以为入侵者会“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对国民党政府的强烈讽刺和愤慨。】

九月二十日

注释

①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二日《申报·自由谈》。

② 邓文:当时东北军马占山部的骑兵师长,一九三三年七月三十一日在张家口被暗杀。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日报纸曾载“京各界昨日追悼邓文”的消息。京,指南京。

③ 三部关于礼的书,指《周礼》《仪礼》《礼记》。《仪礼》有英国斯蒂尔(J.Steel)的英译本,一九一七年伦敦出版。

④ “新鬼大,故鬼小”:见《左传》文公二年:春秋时鲁闵公死后,由他的异母兄僖公继立;僖公死,他的儿子文公继立,依照世序,在宗庙里的位次,应该是闵先僖后;但文公二年八月祭太庙时,将他的父亲僖公置于闵公之前,说是“新鬼大,故鬼小”。意思是说死去不久的僖公是哥哥,死时年纪又大;而死了多年的闵公是弟弟,死时年纪又小,所以要“先大后小”。

⑤ “礼让为国”:语出《论语·里仁》:“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⑥ 以黄老治天下:指以导源于道家而大成于法家的刑名法术治理国家。黄老,指道家奉为宗祖的黄帝和老聃。以孝治天下,指用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思想治理国家。

⑦ “礼不下庶人”:语见《礼记·曲礼》:“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⑧ “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语见《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据宋代朱熹注:饩羊,即活羊。诸侯每月朔日(初一)告庙听政,叫做告朔。子贡(端木赐)因见当时鲁国的国君已废去告朔之礼,想把为行礼而准备的羊也一并去掉;但孔丘以为有羊还可以在形式上保留一点礼的虚文,所以这样说。

⑨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丘的话,语见《论语·颜渊》。

⑩ “多行不义,必自毙”:语见《左传》隐公元年,原语为春秋时郑庄公说他弟弟共叔段的话。[1]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