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唐朝·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1] 《山寺》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首聯寫山下所見山寺,僧人寥寥,山園路高;頷聯寫山寺禪院景象,石竹叢里麝香安眠,金桃掛枝鸚鵡輕啄;頸聯和尾聯寫登上山寺所見所感,山腳亂水,山上窟龕;重閣晚望,歷歷在目。這首詩純用白描手法描寫登麥積山所見景色,語言清新自然,毫無雕刻塗飾的痕跡。聲律諧美,對仗整齊。山勢形狀,崖龕構造,花鳥動靜,宛然在目。
作品名稱 山寺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山寺①
野寺殘僧少,山園細路高②。
麝香眠石竹③,鸚鵡啄金桃④。
亂水通人過⑤,懸崖置屋牢⑥。
上方重閣晚⑦,百里見秋毫⑧。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山寺: 即秦州麥積山瑞應寺。
②細路:登山小路。
③麝(shè)香:鹿屬。本名麝香鹿,俗名香麝,其腹部陰囊旁有香腺,其分泌物香氣極濃,因名香麝。石竹:屬石竹科,多年生草本,叢生有節,高一二尺,夏日開花,色有深紅、淺紅、白色等。
④金桃:即黃桃。
⑤亂水:山中泉水,縱橫亂流,可涉足而過的叫亂水。水一作「石」。
⑥「懸崖」句:指麥積山上房舍。
⑦上方:指僧之方丈,在山頂。
⑧秋毫:鳥獸在秋天新生的細毛,比喻細微之物。秋一作「纖」。
白話譯文
荒涼的山寺里和尚很少,蜿蜒的小路愈盤愈高。
麝香在石竹叢里安睡,鸚鵡悠閒地啄食金桃。
亂流的溪水行人可以趟過,懸崖上建構的屋宇十分牢靠。
登上山頂的高閣天色已晚,百里之外還能望見飛鳥的毫毛。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乾元二年七月,由東都洛陽前往華州出任司功參軍的詩人杜甫,因為途中目睹百姓的苦難、官吏的殘暴,而自己又位卑言輕,無法實現政治抱負而苦悶不已。恰逢長安時的好友贊公在秦州來信稱東柯谷西枝村美景,杜甫便毅然棄官,攜全家經隴縣、張家川、清水來到秦州西枝村,暫寄居於他的遠房侄兒杜佑家,並打算在這修建幾間草廬,以安度晚年。儘管生活艱難,但杜甫依然喜歡尋蹤古蹟、拜訪朋友,《山寺》就是詩人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遊覽參觀麥積山後乘興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