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记·佞幸列传甚哉爱憎之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佞幸列传甚哉爱憎之时》

原文

甚哉爱憎之时[1]!弥子瑕之行[2],足以观后人佞幸矣。虽百世可知也[3]。

段意

以弥子瑕之同一事件却因君王的爱憎不一导致得幸与被罪之前后不同的结果,为佞幸者戒。

注释

  [1]甚哉爱憎之时:意思是说,封建专制统治者在爱憎不同的时机,对待同一个人或同一事件可以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佞幸小人的安危祸福是万分难测的。

  [2]弥子瑕: 春秋时卫灵公的幸臣。曾伪托君命驾君车回家,又食桃而甘,以其半奉君。两事当时俱为灵公称赞,后又因此得罪。

  [3]虽:即使。[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