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着鼻子讲卫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捂着鼻子讲卫生”,讲卫生的讲字,恐怕不能理解成单是动动嘴皮说说而已吧?不然,谁都卫生不起来。尤其是集体的环境卫生,倘若只讲不搞,只说不干,那结果将是十分糟糕的。 某机关家属院内,垃圾如山,臭气冲天。
原文
“讲卫生”的“讲”字,恐怕不能理解成单是动动嘴皮说说而已吧?不然,谁都“卫生”不起来。尤其是集体的环境卫生,倘若只讲不搞,只说不干,那结果将是十分糟糕的。
某机关家属院内,垃圾如山,臭气冲天。住在院内的大头头、小头头以及他们的家属孩子,都骂 “太不象话! ” 许多人上下班都掩鼻而过。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出来动手清扫。有关领导向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就此事说了不下二十次,时间过去了八个月,垃圾依然 “巍然不动” 。最近,垃圾堵塞交通,来往行人要绕圈儿了,某领导因年大体弱不便跳越,才下了一道 “最后通牒” ,硬逼着管卫生的人把垃圾搬走了。
大家都觉不卫生,大家都是讲讲了事,凑合度日,这种忍耐性真是大得有点可怕。
不幸的是,类似这等 “捂着鼻子讲卫生” 的事情,在不少地方都不难看到。一些单位的领导,天天都在大喊治理“脏乱差” ,可他那个地方天天还是“脏乱差”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些城镇的大街小巷,明明挂着 “严禁倒垃圾,违者罚款” 的牌子,可就在这些牌子底下,往往是垃圾成堆。
若将这类 “捂着鼻子讲卫生” 的把戏,移到社会政治生活中来,那后果就更令人担忧了。如今,提起干部以权谋私和党内不正之风,几乎人人都嗤之以鼻,深恶痛绝。然而,相当一部分人也只不过是骂骂而已。骂后泰然处之,若无其事。这对无职无权者来说,或许只能这样。奇怪的是一些领导者,讲到不正之风的危害性时,十条八条,鞭辟入里,大有与它势不两立之概; 说到纠正的办法,也是甲乙丙丁,头头是道,并且态度坚决,毫不含糊,使人大有不正之风指日可刹之感。可是,不正之风的问题在他们那里就解决不了。什么原因? 恐怕也是“捂着鼻子讲卫生” !
当然,有的同志洁身自好,对待不正之风,其态度是我不搞,别人搞我不管。这实际上是只讲“个人卫生”,不讲“环境卫生”。当外面臭气扑来时,他们只是掩鼻而躲,退避三舍。须知不正之风是个社会问题,社会环境(尤其是思想环境)不“卫生”,个人“卫生”也是很难搞好的。如果认为只要自己“捂鼻子”就可万事大吉,那是自欺欺人,既然不正之风人人觉其臭,见而捂鼻也未尝不可。正确态度应该是捂而扫之,纠正不正之风就有指望了。
(1985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赏析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是我们的一条古训,是确确实实讲卫生的表现。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条古训在人们心中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君子动口不动手”,“捂着鼻子讲卫生”,便是这种变化的结果之一。
倘若这种变化只是反映在日常生活上,虽然不雅,倒也没有什么大的妨碍,至多不过让鼻子受些委屈、让臭气多散发一些时候而已;倘若反映在社会政治生活上,那危害便不可等闲视之了。因为那样一来,不仅人们的鼻子要受委屈,人们的肌体、灵魂,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腐蚀和侵害。就拿不正之风来说吧,假若只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要说挥起扫把去清扫,就连洁身自好也办不到,那扫除不正之风岂不是一句空话?
“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根上说,我们中国人是有着务实的传统的。只说不干的“天桥把式”、“清谈家”毕竟是少数。然而,清谈误国,却也是无可辩驳的事实。要振奋民族精神,就必须动真的、干实的,即改变“捂着鼻子讲卫生”的现状。不讲个人卫生不行,只讲个人卫生也不行。要紧的,是把个人卫生与集体环境卫生结合起来,并且是真讲、真干。谁不真讲、真干,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法律、制度的惩罚。
《捂着鼻子讲卫生》一文的作者,从日常的生活现象入手,步步深入地挖掘出了一个值得社会普遍重视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过去,对于不正之风的鞭挞文章并不少见,但对人们的心理常常缺少有力地揭示。《捂着鼻子讲卫生》则不同。它通过对人们心灵的透视,发现了一个带有共性的心理因素,即遇到臭气,先把自己的鼻子捂起来,以求洁身自好。至于从根本上清扫产生臭气的“垃圾”,虽也觉得重要,却不能或不愿实行。说穿了,就是动口尚可,动手则万万不行。由于这种心理上的顽症的存在,所以,才造成了“大家都觉不卫生,大家都是讲讲了事,凑凑合合度日”的不正常现象。因此,要改变这种不正常现象,也必须从心理上着手,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观念变革一番。观念不变革,纵使讲卫生的口号喊得再响,也仍然是不卫生,也仍然要把鼻子捂起来。
杂文,要以小见大,针砭现实; 要入木三分,给人以感奋的力量。杂文的这些作用,透过《捂着鼻子讲卫生》一文,可略见一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