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阐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阐述

阐述, 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ǎn shù,意思是阐明 陈述。出自《探索集·再谈探索》。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阐述 [1] 外文名 expound;elaborate

拼音 chǎn shù

词性 动词 [2] 释义 阐明陈述

阐述1.png

近义词 论述,叙述,阐明,阐发

注音 ㄔㄢˇ ㄕㄨˋ

出处 《探索集·再谈探索》

解释

阐明陈述。

出处

巴金 《探索集·再谈探索》:"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爱祖国、爱人民、爱真理、爱正义;为多数人牺牲自己;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人活着也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我在作品中阐述的就是这样的思想。"

沙汀 《闯关》七:"那个 皖北 人把各方面的情况都讲完了。于是他又开始阐述队部刚才作出的最后决定。"

秦牧 《艺海拾贝·核心》:" 恩格斯 有一段话精辟地阐述了文学作品的思想性。"

阐述什么意思

阐述2.png

阐明陈述。 【动】论述:~自己的见解 | 报告对宪法修正草案作了详细的~。 例句:就任后的首次演讲,他阐述新政府的内政外交纲领。 [expound;elaborate] 阐明陈述 详尽深入地说明和陈述。

巴金 《探索集·再谈探索》:“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爱祖国、爱人民、爱真理、爱正义;为多数人牺牲自己;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人活着也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我在作品中阐述的就是这样的思想。”

沙汀 《闯关》七:“那个 皖北 人把各方面的情况都讲完了。于是他又开始阐述队部刚才作出的最后决定。” 秦牧 《艺海拾贝·核心》:“ 恩格斯 有一段话精辟地阐述了文学作品的思想性。”

中庸的所阐述的 主题思想是什么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阐述3.jpg

中庸之道 就是忠恕之道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