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晓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YH讨论 | 贡献2019年11月21日 (四) 16:11的版本 参考资料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晓燕
职业书画家(青年)
出生 1986年5月5日
国籍 中国
别名 Wing
知名作品 <葫芦图> <平湖秋月> <临摹褚遂良倪宽赞> 。

王晓燕, 女. 汉族. 1986年5月出生于山东潍坊。现居北京,现任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理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王晓燕 外文名称 Wing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省寿光市 毕业院校 山东省潍坊学院

人物介绍

王晓燕女.汉族.1986年5月出生于山东潍坊。现居北京.现任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理事。2009年拜著名书画家李燕生为师,学习书法,绘画,并有缘得到著名书画家雷正民、吴欢、薛林兴田伯平冯冰等老师的亲切辅导。

参与展览

2013年8月在呼和浩特内蒙古展览馆参加"中国梦"---全国名家书画艺术大展.

2013年9月在内蒙古通辽科尔沁博物馆参加"中国梦"---全国名家书画艺术大展.

2014年8月受邀参加首届法制中国-诗书画全国巡展.

2014年9月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中国名家书画大展.

2014年11月8日在全国政协礼堂参加"铸魂圆梦"百位名家书画艺术大展.并迎得刘大为、于志学,朱全增等美协领导及书画前辈的一致好评。

2014年11月20日参加澳门回归十五周年"中国梦"全国名家书画艺术大展。

代表作品

国画:《葫芦图》、《荷花》、《富贵满堂》。

油画:《平湖秋月》、《荷兰的渔村港湾》、《法国摄影师》..

书法:《临摹褚遂良倪宽赞》、《褚遂良圣教序》。

个人荣誉

2007年毕业于山东省潍坊学院,在校期间连续5年获得山东省"院校书画展"第一名;

2005年参加全国"泰华杯"书画比赛中国画一等奖。

2005年参加全国"中华文化五洲行"书画比赛荣获一等奖.

2006年校园风景写生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2007年参加山东"第八届艺术节"美术展览中油画荣获一等奖.

2012年参加"中国传统文化高峰论坛暨名人名画书画展"荣获三等奖,

2012年受法制日报社邀请参加"第十届全国法制宣传暨廉政建设书画展[1] "荣获二等奖。

社会活动

2014年5月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关爱留守儿童,我们在行动"公益活动,并捐赠书画作品.

2011年被聘任为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理事。

2013年被聘任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

2014年6月受邀中央电视台录制北京大学国外留学生学习,了解,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为北大国外留学生传授中国书法,绘画课程.

2014年9月参加"走在支教路上"--孺子牛文艺志愿者服务团为贫困山区孩子送爱心公益活动,并捐赠作品.

业内评论

《中华视点》总编辑,书画评论家周勇志先生说[2] :王晓燕是一个以艺术为生命的青年画家,与其说王晓燕选择了艺术,不如说艺术熏染了晓燕,因她自幼跟外公外婆生活就处在艺术的环境里;这位从齐鲁大地走来的窈窕淑女,侵染了属于胶东的灵秀之气,洋溢着五岳之首泰山的神圣,而又倍受著名收藏家张锦茹先生京味京韵的艺术精华培育,王晓燕的成功是必然的。人的青年时代是浮躁不决的阶段,幸运的是,年青貌美的晓燕在这浮华的节点上,做出了正确的艺术抉择,她擅长画作,通学书法,加之性格活泼,漂亮端庄,懂理知义,广交益友,深得书画前辈的关心及朋友的鼎力支持;经过数年的历练学习,晓燕的笔墨艺术突飞猛进,特色彰显,她的国画、油画、书法作品赢得艺术前辈们的赞赏和藏界的认可。正应了"人美画如其人,心美书法传神"她的人物,花鸟,山水等作品勾画出了大自然和人类和谐优美的音符。她的书法给人一种阳刚阴柔之美,运用中华民族传统经典和时代新鲜感的文化墨香书写着新世纪华夏的印迹。

几年前,看王晓燕的作品时就曾赞叹不已,没想到几年后再次看到她的作品不得不使我更加震撼!那优美的线条,合理的构图,娴熟的笔墨,恰到好处的色彩,凝重典雅的章法无处不展示着名家的风范!王晓燕是一种现象,一种热爱艺术、热爱书画的现象。一种能给书画注入生命、灵魂的现象,她从容的从情绪中采撷意象,编织花环,如含苞待放的荷花般;清新、饱满、晶莹、而内敛。造就了强悍而不乏温柔、淡雅而不乏风韵的美学风格,欣赏她的书画作品,不但会让人从人的原始情绪中解脱出来,也会享受到优美娱悦,脱俗高贵使您的精神能量得到升华。在当今自我为大,处处臭铜气,鱼目混珠的中国艺坛,年轻漂亮的艺术家晓燕又吹来了一阵春回大地的暖风,唤醒艺术的清醒,让艺术回归本位的价值意愿,定会给社会留下和谐神圣的记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