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唐朝·杜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芷萱66讨论 | 贡献2023年4月5日 (三) 17:43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唐朝·杜甫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将赴荆…”)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唐朝·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唐朝·杜甫
图片来自 杜甫出身&童年趣事插画

[1]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763年,是诗人准备离蜀东行时,寄给故交李剑州的诗作。诗的前半部分主要写李剑州,真诚地歌颂了他“能化俗”的政绩,并为他不受重用而鸣不平。诗的后半部分叙写作者的身世之悲和离别之情,意境更大,感慨更深。全诗由感叹故人境遇落墨,继而写到诗人自己,再由离别之情,写到对未来的预测,脉络清晰,一气贯通,起结有致,关合无痕。

作品名称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使君高义驱今古①,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②,焉知李广未封侯③。

路经滟滪双蓬鬓④,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⑤。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使君:指李剑州,当时任剑州刺史,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名字不详。

②文翁:西汉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俗:一作“蜀”。

③李广:西汉名将。

④滟灏(yàn yù):即滟滪滩,在四川奉节县东五公里瞿塘峡口,旧时是长江三峡的著名险滩。

⑤仲宣楼:汉末文学家王粲在荆州避难的地方。

白话译文

你高风义节纵贯古今,却在寥落中困在剑州不得升迁。世人只知文翁能够移风易俗,却往往忘记了李广一生不得封侯。路经滟灏滩时我一个人双鬓蓬松地望着自己的小船在水上起起落落。这年月兵荒马乱,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相逢呢?也许是春风和煦的时节在仲宣楼中相见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李剑州当时任剑州刺史,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前一年,杜甫到过那里,和他有交往。这年,杜甫准备离蜀东行,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