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马宗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Cova讨论 | 贡献2022年10月21日 (五) 22:09的版本 生平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宗霍

马宗霍(1897年10月11日-1976年9月24日),原名骥,字承堃,别署霋岳楼,晚号霋岳老人湖南衡阳人。文字训故学家、史学家、文学批评家、书法家、书法评论家,自19世纪30年代左右起即以字行,故世罕知其原名者。历任暨南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上海中国公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湖南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系主任,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华书局编审。主持廿四史点校工作。毕生以研究文字学为其主攻方向,潜心《说文解字》二十余年。除《说文解字》方面的著述外,尚有《音韵学通论》、《文字学发凡》、《中国经学史》等。善书法,自成一体[1]

生平

少受业于王湘绮,卒业于湖南南路师范学堂。19世纪20年代中拜章太炎为师,为其入室弟子。

又从曾熙学书法,与张大千兄弟同为曾(熙)李(瑞清)同门会之发起人兼理事。

自1920年代起,历任暨南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上海中国公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湖南大学等校教授、院长、教务长等, 并曾兼任苏州章氏国学讲习所教授,亦为《学衡》杂志创办人之一,先后在《学衡》第一期至第十期上开辟“国学摭谭”专栏。 抗日战争前在南京曾兼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秘书、国民政府第一届高等文官考试委员、国民党党史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

师承与经学史观

马宗霍 手稿及聘书等资料

马宗霍的《中国经学史》,为民国时期经学史专著中的名著。一般皆认为马宗霍属古文派,但从师承看,他早年为王闿运的学生,后来虽投入章太炎 的门下,在相关著作中,却始终称王闿运为“先生”。从他成为章太炎弟子前所发表的〈国学摭谈〉,可知其早年的经学观点,曾受王闿运的影响而偏向今文。与《中国经学史》相参照,便可发现他身兼今、古文学的传承,调和今古文经学的企图。在今古文学的立场上,马氏虽有所转向,但他不曾贬抑今文经学[2]


参考资料

  1. 马宗霍简介. 2019-07-12.  淘名人
  2. 许华峰. 马宗霍的师承与经学史观--以〈国学摭谈〉与《中国经学史》为观察对象. 台湾人文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资料库. [201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