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马来西亚依斯干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Dymh讨论 | 贡献2022年10月20日 (四) 11:38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马来西亚依斯干达</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t7…”)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来西亚依斯干达

来自 携程旅行 的图片

本名 马来西亚依斯干达

外文名 Iskandar Malaysia

性 质 经济特区

旧 称 柔南经济特区、

依斯干达经济特区

启动年月 2016年11月

管理机构

伊斯干达发展区管理局(IRDA)

马来西亚依斯干达:(英语:Iskandar Malaysia,简称IM)是马来西亚政府于2006年启动的一项大型区域性经济发展计划。该计划涵盖马来半岛南部柔佛州新山哥打丁宜笨珍等数个地区。 [1]

简介

马来西亚依斯干达一共分成五个区域,分别是新山、努莎再也、西大门发展区、东大门发展区,以及士乃-士古来区,每个区域为功能不同的重点发展区域。 马来西亚依斯干达此前曾命名为柔南经济特区(Wilayah Pembangunan Iskandar)及依斯干达经济特区(Iskandar Development Region),最后正式确定的命名为马来西亚依斯干达。

命名

此经济特区的名称曾经更换过,最早使用的名称为“柔南经济特区(Wilayah Pembangunan Iskandar,简称WPI)”,之后又易名“依斯干达经济特区(Iskandar Development Region,简称IDR) [1] 。 最后正式确定命名马来西亚依斯干达(英语:Iskandar Malaysia,简称IM)。

特区特点

马来西亚依斯干达于2006年7月30日成立,是马来西亚政府于2006年启动的一项大型区域性经济发展计划。此经济特区位于马来西亚的最南端、与新加坡仅一条海峡之隔的柔佛州,被形容为如深圳之于香港的经济特区。这发展项目是由依斯干达区域发展局(IRDA)所管理的,以已驾崩的柔佛苏丹依斯干达的名字来命名这计划。

丰富的自然资源、极为优惠的引资政策、辐射整个东盟市场等一系列优势,都意味着该经济特区将成为企业“走出去”的极佳目的地。为增强各界对这一计划的信心,马来西亚政府还聘请了马国首富郭鹤年先生作为经济特区的顾问。

站在该经济特区的努莎再也行政中心,从身边一条狭窄的海峡望过去,就看到新加坡的属地。这一区位优势在地图上看更为明显:该经济特区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依傍繁忙的马六甲海峡国际运输线,与新加坡仅隔一条海峡的该经济特区,可以说与新加坡、印尼巴淡岛经济开发区一起构成了极具经济互补性的成长三角区。

整个特区面积2217平方公里,相当于2.5个新加坡,拥有机场和港口等物流设施。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驱车到马来西亚依斯干达需要3个小时,而到新加坡只需要50分钟。

马来西亚依斯干达一共分成五个区域,分别是新山市(A区)、努莎再也(B区)、西大门发展区(C区)、东大门发展区(D区),以及士乃-士古来区(E区),每个区域为功能不同的重点发展区域。

参考来源

  1. 马来西亚依斯干达, 马蜂窝,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