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沙道沟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西秦凤凰讨论 | 贡献2021年4月29日 (四) 14:54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thumb|right| [http://news.cnhubei.com/xw/sh/201609/W020160906626064923775.jpeg 原图链接] 沙道沟镇政府驻沙道沟,面积656.8平…”)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沙道沟镇政府驻沙道沟,面积656.8平方千米。辖49个村委会:马桑溪、白水河、棕溪、高荒坪、药铺、庙垭、坛子洞、大白溪、金盆、小白溪、芦茅塆、大垭、老岔、寮叶、官庄、黄泥塘、木笼寨、麻柳、县雪落寨林场、赵家坝、二台坪、茶园、补溪、水田坝、上洞坪、鱼泉、松坪、街上、布袋溪、龙潭、野溪、班大湖、桃子岔、咸池、响龙、当阳坪、苦溪河、栏杆坪、中坝坪、四道水、两河、玛瑙、红旗坪洗白溪核桃塆、红石、沙河溪、乐坪、二坪。[1]

中文名称:沙道沟镇

别 名:吊脚仙居

行政区类别: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所属地区:湖北省

电话区号:0718

邮政区码:445512

人 口:6.2万

著名景点:彭家寨吊脚楼,鸳鸯峡

车牌代码:鄂Q

概况

宣恩县辖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657.7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4562人(2010年六普)。辖4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沙道沟。

沿革

早年,土、苗人民在沟边坡地刀耕火种,俗名砍畲,取名畲刀沟。后来,酉水由一条小沟冲击成大河,沙砾满沟;随之这里也成为通往鹤峰、湖南龙山县的大道,畲刀沟亦更名为沙道沟。据县志记载:沙道沟置湖南镇边宣抚司,元末明玉珍改沿边溪洞宣抚司,明改忠洞安抚司属施州卫大田军民千户所,清属宣恩县辖。1949年后属沙道沟区(四区)。1955年设县辖沙道沟镇。1958年分为红旗、红色、高照3个公社。1961年复置沙道沟区。1975年撤区,分为沙道、沙坪、龙潭3个公社。1984年,撤销沙道、龙潭2个公社,设立沙道沟区,下设两河、二坪、龙潭、黄泥塘、上洞、松坪、当阳、乐坪、茶园9个乡。1984年下半年,撤销上洞、松坪2乡,划归沙道沟镇;撤销沙坪公社,设立沙坪区,下设寮叶、药铺、官庄、金盆、槽铺、白水6个乡。1993年12月将雪落寨林场、药材厂、雪落寨村划出设立雪落寨乡(副区级)。

1995年5月,州政府批准将沙道区、沙坪区、雪落寨乡划归来凤县代管。沙道沟镇面积73.7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35%,辖响龙、桃子岔、水田坝、松坪、苦溪河、街上、上洞、补溪、咸池9个行政村。雪落寨乡面积37.7平方千米,人口0.1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56%,辖雪落寨1个行政村。(沙道区)乐坪乡面积22.8平方千米,人口0.5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占65%,辖乐坪、核桃湾、中坝坪、洗白溪、沙河溪5个行政村;当阳坪乡面积24.2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46%,辖当阳坪、栏杆坪、班大湖3个行政村;黄泥塘乡面积29.12平方千米,人口0.2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占17%,辖黄泥塘、麻柳村、小白溪3个行政村;龙潭乡面积95.4平方千米,人口0.6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65%,辖龙潭、布袋溪、鱼泉、野溪、茶园5个行政村;两河乡面积82.1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62%,辖四道水、红旗、两河、玛瑙、红石、二坪6个行政村。(沙坪区)金盆乡面积30.6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65%,辖金盆、庙垭2个行政村;白水河乡面积63.5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91%,辖白水、棕溪、马桑溪、高荒坪4个行政村;药铺乡面积67.6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56%,辖药铺、坛子洞2个行政村;官庄乡面积45.3平方千米,人口0.3,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67%,辖大白溪、芦茅湾、官庄3个行政村;槽铺乡面积28.1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39%,辖赵家坝、木笼寨、二台坪3个行政村;老岔乡面积56.6平方千米,人口0.4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58%,辖老岔、寮叶、大垭3个行政村。

1996年撤区建乡(镇),为来凤县沙道沟镇、沙坪乡。1998年2月,州政府决定撤销代管,恢复为宣恩县管理。2001年3月,撤销沙坪乡,并入沙道沟镇。2004年,镇政府驻沙道沟,人口6.29万人,面积656.8平方千米,辖马桑溪、白水河、棕溪、高荒坪、药铺、庙垭、坛子洞、大白溪、金盆、小白溪、芦茅塆、大垭、老岔、寮叶、官庄、黄泥塘、木笼寨、麻柳、县雪落寨林场、赵家坝、二台坪、茶园、补溪、水田坝、上洞坪、鱼泉、松坪、街上、布袋溪、龙潭、野溪、班大湖、桃子岔、咸池、响龙、当阳坪、苦溪河、栏杆坪、中坝坪、四道水、两河、玛瑙、红旗坪、洗白溪、核桃塆、红石、沙河溪、乐坪、二坪49个行政村。

重要景点

彭家寨吊脚楼;鸳鸯峡

彭家寨吊脚楼

吊脚楼旧称干栏、阁栏、廊栏等。坐落在武陵山余脉北麓的彭家寨,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沙道沟镇西南部。全寨45户人家共250多人,均系土家族。该地彭姓从湖南迁来,为彭姓土家族聚居地,是永顺、保靖土司的后裔。

彭家寨山川秀美,地形奇特,风光旖旎,绚丽多彩。寨内房屋共23栋。每栋自成体系,面积百余到几百平方米不等。一般以一明两暗三开间作正屋,以龛子屋作厢房。有的厢房用上下两层龛子相围,形成三层空间,底层或用于村落小道,或用于圈养牲畜。台阶、院坝、道路铺以青石板。往后层层高起,出现纵深。后山坡竹林间挖有一排苕窖。东面以一条叫“叉几沟”为界,沟上架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凉亭桥,该地故称凉桥。寨前龙潭河穿村而过,河上架有40余米长的铁索桥将寨子与外界相连。站在龙潭河对岸,中国古建筑专家授张良皋实地考察后以歌咏赞叹:“未了武陵今世缘,贫年策杖觅桃源,人间幸有彭家寨,楼阁峥嵘住地仙”。有专家考察后,称彭家寨吊脚楼群不单是历史文化现象,是具有认识价值的“活化石”,而且是有生命力的生态建筑。

土家族的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单吊式,双吊式,合水式,二屋吊式,平地起吊式。一处吊脚楼即为一部土家族民俗史,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视频

宣恩县沙道沟镇龙潭村:共建、共管、共创和谐文明新乡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