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榛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善慧讨论 | 贡献2020年7月29日 (三) 08:14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榛科是指落叶乔木或灌木。树木的一种。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或灌木。无顶芽,单叶互生,具锯齿,侧脉羽状,直申至叶缘,三级脉与侧脉垂直,托叶常早落。花单性同株;雄花:排成柔荑花序;每苞片内有1雄花,无花被;雄蕊3~14;雌花:排成总状或头状花序;苞片由1枚苞片和2枚小苞片,在发育过程中近愈合;苞片内有2雌花,有单花被,花被与子房贴生、顶端有不规则的浅裂;子房下位,花柱2。坚果成熟时,由苞片发育增大而成的果苞所包被。

4属60余种,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和亚热带,中美洲也有。我国4属46种。[1]

榛属

叶缘具重锯齿或浅裂。雄花序单生或2~8排成总状;雄花具雄蕊4~8。雌花序头装;雌花花被顶端具4~8不规则小齿。果苞荷叶状、囊状,先端分裂,有时硬化成针刺状;坚果大形。约2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我国9种,南北各地均产。材质优良,拱细木工、建筑、家具等用;坚果富含油脂、蛋白质和淀粉及维生素,美味可食;树皮、果苞含鞣质,可提取栲胶。

华榛 Corylus chinese Franch.

高40米;树皮灰褐色,纵列。叶宽椭圆形,至卵形,长8~18cm,宽6~12cm,突渐尖或短尾尖,基部心形,不对称,具不规则重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沿脉被长柔毛,侧脉7~11对;叶柄长1~2.5cm。花期4~5月;果期9~10月。 产于西南至华中;生于海拔800~4300m的溪沟边、山坡混交林中,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中性至酸性土壤。木材暗红褐色,有光泽,结构细、质坚韧。种子含油量达50%,美味可口。为优良用材和干果树种,原国家红皮书列为三级保护植物。

滇榛 Corylus yunnanensis A. Camus

高7米,树皮暗灰色。叶近椭圆或宽卵形,长4~12cm,突尖或尾尖,基部心形,具不规则锯齿,上面沿中脉和侧脉有毛,下面密被绒毛。侧脉6~7对;叶柄粗壮,长7~12cm。花期3~4月,果期8~9月。

产于云南。四川和贵州,生于海拔1700~3700m的山坡林中。生态习性与用途与华榛略同。

川榛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var. sutchuensis Franch.

高9米,树皮浅灰色,常成灌木状。叶椭圆状倒卵形,长4~15cm,尾尖,基部心形,具不规则重锯齿,侧脉8~10对;叶柄长1~3cm。花期3~4月,果期9~10月。

产于西南。西北。华北至东北,生于海拔700~2500m灌木或杂木林中。种仁可食或榨油。木质坚硬致密。嫩叶可做饲料。

鹅耳枥属

本属叶缘具重齿或单锯齿。雄花的雄蕊3~13;雌花序生于枝顶或侧枝叶脉,雌花花被6~10齿裂;果苞叶状或3裂为耳裂状,具脉纹;小坚果卵形,具条纹,春季花叶同放,秋季果熟。

川黔千金榆Carpinus fangiana Hu

本属叶缘具重齿或单锯齿。雄花的雄蕊3~13;雌花序生于枝顶或侧枝叶脉,雌花花被6~10齿裂;果苞叶状或3裂为耳裂状,具脉纹;小坚果卵形,具条纹,春季花叶同放,秋季果熟。

40余种,分布于北温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三十余种,南北各地均产。喜钙,常生于石灰岩山地。木质坚硬,种子油克制皂及润滑油。

雷公鹅耳枥(大穗鹅耳枥)Carpinus viminea Wall.

高2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无毛。叶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长10~27cm,宽3~8cm,渐尖,基部心形至楔形,具不规则刺毛状重锯齿,两面沿脉有长柔毛,叶柄粗壮,长约1.5cm无毛。小坚果长圆形,长约3.5cm,无毛,花期4月,果期8月。 l产于西南、湖南广西。生于海拔600~2700m较阴湿的山坡林中。

《树木学》南方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