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德亞德•吉卜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英語: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年12月30日-1936年1月18日),出生於印度孟買,7歲時返回英國就學,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及詩人,作品多反映帝國主義的擴張精神[1]。他於42歲(1907年)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該獎項至今最年輕的獲獎者[2]。他的散文相當受到歡迎,被譽為「短篇小說藝術的創新之人」。
諾貝爾文學獎得獎原因
- 「魯德亞德•吉卜林這位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以觀察入微、想像獨特、氣概雄渾、敘述卓越見長。[3]」
著作
詩
- 《學生抒情詩》
- 1892年 《營房謠》
- 1895年《如果》
- 1896年 《機關打油詩》
- 1896年 《七海》
短篇小說
- 1884年 《百愁門》
- 1888年 《黑羊咩咩》
- 1888年 《山的故事》
- 1888年 《三個士兵》
- 1888年 《加茲比一家的故事》
- 1891年 《生命的阻力》
- 1894年 《叢林之書》、《叢林之書續篇》
- 1906年 《普克山的派克》
- 1910年 《獎賞和仙女》
- 1917年 《各種各樣的人》
- 1926年 《借方和貸方》
- 《狼孩兒莫戈裡》
長篇小說
- 1891年 《消失的光芒》
- 1897年 《勇敢的船長們》
- 1901年 《基姆》
- 1907年 《老虎!老虎!》
- 1933年 《毛葛利故事集》
視頻
參考來源
- ↑ 英國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想像獨特的小說家. 中國歷史網. [2018-10-30].
- ↑ 至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 [2018-10-30].
- ↑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1907. Nobel Foundation. [2014-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