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铁道镇(英语:Metrotown)位于加拿大卑诗省本拿比市西南部,是该市政府官方界定的四个市镇中心之一[1],也是大温哥华地区内数个区域性市镇中心之一[2]。根据本拿比市政府的官方定义,铁道镇在西面以界限道(Boundary Road)与温哥华市为邻,南界为帝国街(Imperial Street),东界为皇家橡树大道(Royal Oak Avenue),北面则以京士威道以北的一系列小街道为界,面积为2.97平方公里。
铁道镇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京士威道,而温哥华架空列车的路轨则坐落京士威道以南并大致与其平行。架空列车的柏德逊站和铁道镇站坐落该区以内,而皇家橡树站则位于该区的东南角以外。
名称来源
英文名
城市议题和经济学学者阿彻(R. W. Archer)指“metrotown”一词(直译为“都会镇”)是于1962年由美国巴尔的摩地区规划委员会(Baltimore Regional Planning Council)率先使用[3]。该机构倡议在巴尔的摩市外围设立一系列建筑密度较当时市郊地带为高的“都会镇”,而每个都会镇则可容纳10万至20万名居民[4][5]。阿彻于1969年在《美国经济学及社会学期刊》发表文章[6],并借用“metrotown”一词来描述一种新市镇:这种新市镇拥有一系列不同的土地用途以照顾区内居民就业和起居上的需求,但仍与都会区内的其他社区相辅相承[7]。他又认为在一个都会区以内兴建一系列相互连接的都会镇是最为合乎成本效益的新市镇开发模式[6],并列举瑞典斯德哥尔摩外围的魏林比(Vällingby)和赫格达伦(Högdalen)为这种发展模式的范例[8]。本拿比政府于1970年代采纳“metrotown”一词来泛指其市镇中心发展模式,但该词逐渐演变成专指京士威道和沙息士道(Sussex Avenue)交界一带的专有名词。(见下文。)
中文名
Metrotown镇中心成立初期并没有统一的中文译名;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铁道镇”和“美都镇”等译名皆有人使用。前两者皆与铁路运输有关,有可能是指途经该区的温哥华架空列车系统,或过去曾使用相同走线的中央公园市际电车线。“铁道镇”在往后年间逐渐成为大温哥华地区中文媒体和华人机构的通用译名,但现时亦有小部分媒体和机构(如本拿比公共图书馆的中文网站[9])将这个地区称为“都会城”。
历史
早期聚落及工业发展
卑诗殖民地于1858年建立,并定都于菲沙河北岸的新西敏。为了有效防卫殖民地首府,理查·穆迪上校(Richard Moody)建议在布勒半岛上修筑一条道路连接新西敏和福溪,以便军队来往两地[10][11]。这条道路(即现京士威道)于1860年开通,呈西北至东南走向[10];政府并于沿途地势最高地点(即今天的铁道镇)预留土地作军事用途[10][11]。本拿比于1892年设立地方政府后,这条道路的质素得以改善,而随著与此路平行、连接新西敏和温哥华的中央公园市际电车线于1891年开通,该带亦逐渐成为新移民定居的热门选择之一[10]。有见及此,省政府于1890年代将军事保留地中的部分土地改作住宅用途,为现铁道镇一带的聚落奠定先基[10][11]。
20世纪经济大萧条期间,本拿比长官威廉·普里查德(William Pritchard)动用地方政府储备和贷款来进行一系列刺激就业措施,以舒缓区内的失业问题[11]。然而,此举却令本拿比政府的财务更为拮据,更逼使省政府于1932年委任专员来接管本拿比的地方政府事务[11][12]。在省政府特派专员的管理下,本拿比政府与福特汽车达成协议,在区内京士威道与麦凯大道(McKay Avenue)交界一带设立组装厂[13]。该厂于1938年开幕,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军用车辆[13];战后该厂成为一家电灯公司的生产工场[14]。食品批发商凯利-道格拉斯(Kelly-Douglas Company)于1946年在前福特车厂以东设厂,而辛普森-西尔斯百货公司(Simpsons-Sears)则于1954年在凯利-道格拉斯工厂以东开设一座邮购服务中心和货仓[13]。
中央公园市际电车线在本拿比和新西敏的路段于1953年10月23日停驶,而该线馀下位于温哥华市内的路段则于翌年停驶。
“都会镇”规划进程
本拿比政府的规划部门于1960年代制定一份名为《公寓研究》(Apartment Study)的报告,当中建议将区内的不同地域作分层次定位,各层次的分别在于其住宅、商业活动和其他社区设施的布局,当中最高层次为“镇中心”("town centre")[15]。规划部门预期中的镇中心为人口和社区活动的主要焦点,涵盖各种商业、文化及康乐设施,并方便居民通勤至工业区及其他工作场所[15][16]。报告并列出本拿比内三处可建立镇中心的地点,分别为西北部的布伦活(Brentwood)、东北部的洛歇(Lougheed)、以及西南部京士威道夹沙息士道的辛普森-西尔斯百货公司货仓一带[15]。这份《公寓研究》报告于1966年获本拿比议会接纳[17]。本拿比规划部后于1971年出版一本名为《市区构造》(Urban Structure)的书籍,并附和阿彻的观点,指出在区内每隔一段距离设立一个“都会镇”是最佳的市区建筑形式[18][19]。
然而,到了1974年,本拿比规划部有感在区内设立多个都会镇将耗尽地区政府的注意力和资源,因此改为建议只在区内设立一个都会镇[20],并从布伦活、洛歇、和京士威道夹沙息士道地段中选择一个地点来设立都会镇。规划部认为布伦活和洛歇地区已朝著以汽车为本的方向发展,与以行人为本的都会镇发展概念不符;而京士威道夹沙息士道一带的工业用地尚未开始重建,因此该址最有条件发展成与都会镇理念相符的社区[20]。规划部遂向本拿比议会建议将京士威道夹沙息士道镇中心正式界定为一个“都会镇发展地区”("Metrotown development area"),议会并于1974年7月通过此项建议[21]。
与此同时,大温哥华区域局亦开始审视整个大温地区的发展方向,并于1975年发表《宜居地区1976/1986》报告(The Livable Region 1976/1986),当中提出在大温地区数处设立区域性市镇中心(regional town centres,RTC),并将之发展成就业和文娱枢纽以满足附近居民所需,从而减少进入温哥华市的交通流量[22]。本拿比位处大温地区的地理中心点,大温区域局因此认为在本拿比设立一个RTC将有利整个大温地区[23];而有见本拿比政府的都会镇(下称铁道镇)规划工序已进行得如火如荼,大温区域局认为将铁道镇界定为一个RTC是实践这个规划理念的最便捷途径,并为日后在素里和高贵林设立RTC提供良好的范例[24][25]。此外,大温区域局亦计划在过去曾为中央公园市际电车线所使用的走线上兴建轻铁系统(即现架空列车),而铁道镇则正好位于这条走线上,日后该区将拥有良好的公共交通配套[26]。综合上述因素,该报告建议当局立刻展开在铁道镇设立RTC的程序[25]。
本拿比政府随之与大温区域局共同展开铁道镇RTC的研究工作[23],而本拿比规划部则于1977年发表铁道镇发展大纲,详细阐述该区的发展策略[21][27]。
发展受阻
北美经济于1970年代中和1980年代初遇上衰退,加上1979年地方选举后本拿比政府的长官职位和议会组成皆出现政党轮替,为铁道镇发展项目带来不明朗因素[28][27];本拿比长官默西尔(Dave Mercier)更于1981年表示当局应重新审视铁道镇项目[29]。另一方面,当地居民有感“Metrotown”一名了无生气并与该区形象不符,因此于1982年举行征名比赛为该区重新命名[30]。比赛期间“果林公园”(Orchard Park)一名成为大热,但时任本拿比长官勒窝恩(Bill Lewarne)则表示大温区域局印制的宣传文件中已将该区称为“Metrotown”,更名的话将为当局带来额外开支[30],当局因此无意弃用“Metrotown”一名,征名比赛亦不了了之。
到了1980年代初,大安发展公司(Daon Development Corporation)已取得凯利-道格拉斯工厂地皮的发展权,并计划在该处设置百货公司、办公大楼和多层住宅[31][32]。然而,市道不景加上公司财务状况欠佳,令项目遇到阻滞[31]。另一方面,西爱民顿商场和明尼苏达州美国商场(Mall of America)的发展商Triple Five Group则表示有意在本拿比西北部洛歇公路与界限道交界处兴建一座大型购物商场和游乐场[33]。本拿比议会有恐此项目会不利铁道镇的发展,因此于1984年重申本拿比的商业中心将如计划般设于铁道镇[33],而长官勒窝恩亦表示地区议会将否决更改洛歇公路夹界限道地皮的土地用途[34]。省政府无意介入这宗纷争[35],Triple Five的项目亦胎死腹中。然而,该项目拖延了铁道镇购物商场寻找镇场商户的过程,令大安的财务雪上加霜[34]。大安于1985年放弃铁道镇项目并于翌年结业,而凯利-道格拉斯工厂地皮的发展权则落入剑桥购物中心集团(即现艾芬豪剑桥集团)手中[36]。
项目实践
温哥华架空列车首条路线于1985年末通车,其走线过去曾为中央公园市际电车线所使用,中途并设有铁道镇站。在架空列车开通的同时,铁道镇一带的发展步伐亦从1980年代中起加快,但其建筑形式则以大型零售商场为主,与当初预期中以行人为主的多用途社区有所出入[37]。
在宏利金融的支持下,卡尔投资公司(Cal Investments)购入辛普森-西尔斯百货公司货仓地皮并将之改建成铁道镇中心商场(Metrotown Centre)[38]。项目于1985年8月动土,预期于1986年秋季完成[39];西尔斯百货继续于原址运作,而活活百货则是该商场的另一个镇场商户[39]。前福特车厂则于1988年改建成车站广场购物中心(Station Square);镇场商户西夫安超级市场(Save-on-Foods)的屋顶停车场于开幕当日倒塌,造成21人受伤但无人死亡[40]。剑桥集团将凯利-道格拉斯工厂地皮改建成伊顿中心商场(Eaton Centre);商场于1989年开幕,以镇场商户伊顿百货命名[41]。随著伊顿百货于1999年结业,伊顿中心亦改称大都会广场(Metropolis)。
位于京士威道夹威靈頓道(Willingdon Avenue)的丽晶广场建筑群于1999年至2000年间开幕[42];项目包括一座亚洲式购物中心、多层住宅和办公大楼、以及一座希尔顿酒店。艾芬豪剑桥集团(Ivanhoe Cambridge)于2002年购入铁道镇中心商场[11],并将之与大都会广场合并而成铁道镇大都会广场(Metropolis at Metrotown),于2005年开幕后成为全加拿大总零售面积第二大的购物商场[2]。
社区设施
本拿比中央公园坐落铁道镇西部,园内包括网球场、室外游泳池、小型高尔夫球场以及史旺格球场(Swangard Stadium)[43]。区内其它公园包括其尼公园(Kinnee Park)、美活公园(Maywood Park)和老果林公园(Old Orchard Park),其他文康设施则包括邦梳康乐中心(Bonsor Recreation Complex)[44]和本拿比公共图书馆都会城分馆[45]。
铁道镇区内有两所小学,分别为马尔伯勒小学(Marlborough Elementary School)和美活社区学校(Maywood Community School),而查菲-伯克小学(Chaffey-Burke Elementary)则位于铁道镇以北。最接近铁道镇的中学包括位于威靈頓道夹莫斯克洛普街的莫斯克洛普中学(Moscrop Secondary School),以及位于皇家橡树大道夹林宝街的本拿比南中学(Burnaby South Secondary School)。上述中小学皆由本拿比校区营运。
除了从1980年代起落成的大型商场之外,区内还有一座名为老果林购物中心(Old Orchard Shopping Centre)的小型商场。该商场坐落京士威道夹威靈頓道,为区内历史最久的商场。
人口
铁道镇的2006年人口为25,540人,较2001年上升4%[46]。该区人口从1991年至2001年间上升了43.9%。
据2006年人口普查所示,铁道镇架空列车站以南的普查地段中有53%居民依靠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为大温地区众普查地段之冠[47];铁道镇整区的上下班通勤旅程中,公共交通工具则占42%[48]。
参考资料
- ↑ Town Centres. City of Burnaby. [2012-12-21].
- ↑ 2.0 2.1 Metrotown City Centre. Metro Vancouver. [2012-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月6日).
- ↑ Pereira (2011), p.15
- ↑ Baltimore Regional Planning Council; Maryland State Planning Department. Metrotowns for the Baltimore Region: A pattern emerges: 2-3. 1962.
- ↑ O'Bryan, Russell L.; McAvoy. Gunpowder Falls Maryland: Uses of a water resource today and tomorrow. U.S. Geological Survey. 1966: 64.
- ↑ 6.0 6.1 Pereira (2011), p.14
- ↑ R. W. Archer. From New Towns to Metrotowns and Regional Cities, I.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1969, 28 (3): 257–269.
- ↑ R. W. Archer. From New Towns to Metrotowns and Regional Cities, II.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1969, 28 (3): 385–398.
- ↑ Locations and hours (Chinese). 本拿比公共图书馆. [2013-01-21].
- ↑ 10.0 10.1 10.2 10.3 10.4 Beasley (1976), pp.106-107
-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Glavin, Terry. Lost Cities. Vancouver Review. 2006 [2012-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1).
- ↑ Young Burnaby: 1911-1943 (PDF). City of Burnaby. [2012-12-21].
- ↑ 13.0 13.1 13.2 Burna-Boom 1925 - 1954. Heritage Burnaby. [2012-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1).
- ↑ Burnaby Planning Department (1977), p.18
- ↑ 15.0 15.1 15.2 Pereira (2011), p.35
- ↑ Parr, A.L.; Burnaby Planning Department. Apartment Study: 2-3. 1966.
- ↑ Pereira (2011), p.34
- ↑ Pereira (2011), p.45
- ↑ Beasley (1976), pp.35-37
- ↑ 20.0 20.1 Pereira, David. The Town Centre Model: Part 3. [2012-12-25].
- ↑ 21.0 21.1 Burnaby Planning Department (1977), p.7
- ↑ GVRD (1975), p.18
- ↑ 23.0 23.1 GVRD (1975), p.32
- ↑ Perkins (1992), p.48
- ↑ 25.0 25.1 GVRD (1975), p.20
- ↑ GVRD (1975), pp.20, 21, 24
- ↑ 27.0 27.1 Pereira, David. Metrotown. [2012-12-25].
- ↑ Pereira (2011), pp.88-91.
- ↑ Mackey, Lloyd. Burnaview. Burnaby Today. 1981-09-16.
- ↑ 30.0 30.1 Metrotown name stays. Burnaby Today. 1982-10-20.
- ↑ 31.0 31.1 No early awakening for Metrotown. Burnaby Today. 1982-09-08.
- ↑ Daon plans huge project. Burnaby Now. 1983-12-12.
- ↑ 33.0 33.1 Backroom deal favors mall; Political involvement slammed. Burnaby Now. 1985-02-04.
- ↑ 34.0 34.1 Kiss Metrotown Goodbye?. Burnaby Now. 1985-02-25.
- ↑ Victoria 'out' of mall brawl. Burnaby Now. 1985-02-11.
- ↑ Daon out of Metrotown. Burnaby Now. 1985-10-16.
- ↑ Pereira (2011), p.91
- ↑ Metrotown makes it big. Burnaby Now. 1985-04-01.
- ↑ 39.0 39.1 Bulldozers mark Metrotown's start. Burnaby Now. 1985-09-02.
- ↑ Feld, Jacob; Carper, Kenneth L. Construction Failure. John Wiley & Sons. 1996: 193–194. ISBN 9780471574774.
- ↑ Constantineau, Bruce. Developers take Burnaby to court. The Vancouver Sun. 1987-02-25.
- ↑ About Us. The Crystal Mall. [2012-12-29].
- ↑ Central Park. City of Burnaby. [2012-12-27].
- ↑ Bonsor Recreation Complex. City of Burnaby. [2012-12-27].
- ↑ Bob Prittie Metrotown: Burnaby Public Library. Burnaby Public Library. [2012-12-27].
- ↑ 2006 Census Bulletin #1: Population and Dwelling Counts (PDF). Greater Vancouver Regional District: 5. 2007-03 [2012-12-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年3月31日).
- ↑ Skelton, Chad. Metrotown the most transit-friendly neighbourhood in the region. The Vancouver Sun. 2012-03-01 [2012-12-29].
- ↑ Pereira (2011), pp.75,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