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武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條目没有前往其他条目的內部链接,未能構築百科全书的链接网络。 (2019年8月4日) |
鄭武公 (前780年-前744年),姓姬,名掘突,為中國春秋時代鄭國君主 (前771年─前744年在位)。
生平
鄭武公的父親鄭桓公在周幽王時出任司徒,於前771年犬戎攻陷鎬京時被殺。鄭武公除承襲父親的爵位外,亦於周平王的朝廷中出任卿士。[1]
郑武公想要讨伐胡国,就故意先把女儿嫁给胡国国君,来使胡国国君高兴。再问大臣:“我要用兵,可以讨伐谁?”大夫关其思回答说:“可讨胡国。”郑武公大怒,责骂关其思:“胡是兄弟之国,你说讨伐是什么意思?”杀了关其思。胡国国君知道了,更把郑武公当做亲人,于是不再防备郑国。前763年,郑武公灭胡国。
鄭武公於前761年娶申侯的女兒為夫人 (史稱武姜)[2]。兩人育有兩子:長子寤生 (即鄭莊公),次子段。由於寤生出生時難產,武姜不喜愛寤生而偏愛次子段。前744年,武公病重,武姜要求武公廢寤生而立段為太子。武公沒有聽從妻子的意見。武公逝世後,寤生繼位,是為鄭莊公。後來,武姜勸姬段反叛兄長,釀成共叔段之亂。武公还有庶长子原繁。
《史記索隱》對鄭武公的名字是否真為“掘突”有所懷疑。該書認為:如武公實名掘突,則取名突的鄭厲公與祖父同名,違反了避諱。武公的名字其實已經失傳。[3]
參考文獻
前任: 父鄭桓公 |
春秋鄭國君主(第二任) 前771年─前744年 |
繼任: 子鄭莊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