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裴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裴休
出生 791年
河内济源(今河南济源)
逝世 864年(72-73岁)
国籍 中国唐朝
职业 书法家
知名于 博学多能,工于诗画,擅长书法。
知名作品 《圭峰禅师碑》
《定慧禅师碑》
《大藏经》
《判疏言状》

裴休(791年-864年),字公美,汉族。河内济源(今河南济源)人,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运城闻喜),黄檗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唐朝中晚期名相、书法家,浙东观察使裴肃次子 。自幼学佛,操行良好,与兄弟同在家中读书,终年不出户。人称河东大士。 裴休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唐穆宗时登进士第。历官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中书侍郎、宣武节度使、荆南节度使等职,曾主持改革漕运及茶税等积弊,颇有政绩。晚年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少师,封河东县子。咸通五年(864年)去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

晚年,退居湖南宁乡县沩山乡清溪村之“裴公庵”,卒后与夫人陈氏同葬于沩山,墓园以花岗石及青石砌成,现被列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传世作品

裴休博学多能,工于诗画,擅长书法。其撰写的《圭峰禅师碑》,貌似柳体,然而风格较柳体更为遒媚劲健。裴休书法吸取了柳体的筋骨、欧体的紧密与颜体的顿挫之势[1]。其书法的传世拓本还有《定慧禅师碑》。米芾曾有评:“裴休率意写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

裴休生前为弘扬佛法做了很多文字工作。他收集整理了黄檗禅师的语录《传心法要》和《宛陵录》,并亲自书写作序,同时他还书写过《大藏经》五百函。此外他还为圭峰宗密禅师的《禅源诸诠集》、《原人论》及《圆觉经疏注》、《法界观》等书作过序。他还写过发愿文,流传于世。裴休的作品,《宣和书谱》收录有其行书《判疏言状》,今已佚。其所书碑碣,今仅存《圭峰定慧禅师碑》。

法海之父

裴休对佛教信仰相当虔诚,与禅宗有深厚因缘。他中年以后,断绝肉食,摒弃诸欲,焚香诵经,世称“河东大士”。他一生的作为,在中国佛教史上,堪受“宰相沙门”的美称。裴休在禅宗史上,与同时代的庞蕴白乐天李翱陆亘等人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据《金山寺志》等有关资料记载,法海就是裴休的儿子,俗名裴头陀,少年时被他父亲裴休送入佛门,取号法海。后成为金山寺的一代祖师。

〈送子出家警策箴〉

裴休的儿子裴文德年少中状元,皇帝封为翰林,但是裴休不愿其子少年仕进,因此送他到寺院修行参学,并要求其子先从苦行水头和火头做起。

少年得意的翰林学士日日在寺院里挑水砍柴,身心疲累之馀,不免埋怨,但因父命难违,只得强自隐忍。一段时日后,终于忍耐不住,满怀怨恨地说:“翰林担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住持无德禅师适巧听到,只微微一笑,便和他两句:“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多豪壮精烁的棒喝,裴文德一惊,从此收摄身心,苦劳作役。

裴休舍亲割爱,送子出家,传为佛门千古佳话,裴休并为之作〈送子出家警策箴〉一文,惕励裴文德求道为贵[2]

参考资料

  1. 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朗朗书房.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 苗方. 【历史你我他】裴休宰相 送子出家. 人间福报. 2011-11-8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