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海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是地球的地壳板块之一,位于菲律宾以东、太平洋西面,其形状呈菱形,与东面的太平洋板块、南面的澳洲板块、西面的欧亚板块和北面的北美板块相连。
面积在30个主要板块中排第11位。菲律宾海板块由菲律宾海以下的大洋岩石圈构成,而菲律宾群岛的大部分都位于该板块以西。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欧亚板块的一部分。
菲律宾海板块东部与太平洋板块的接壤处,是马里亚纳海沟,它是全球最深的海沟,深度达10公里以上。而北部顶端的位置是日本的伊豆半岛,而富士山也是与欧亚板块及北美板块的交汇处。菲律宾海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底,西部以菲律宾群岛为界,西北部以台湾和琉球群岛为界,北部以日本为界,东部以伊豆-小笠原列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界,南部则以雅浦岛、帕劳和印度尼西亚最东部的哈马黑拉岛等岛屿为界。板块的东部形成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系。
菲律宾海板块的东界是会聚边界,太平洋板块消减于其下。其西界、西北界和北界主要也是会聚边界,菲律宾海板块在此边界消减于亚欧板块(或由较广义的亚欧板块细分为的巽他板块、扬子板块和阿穆尔板块)之下。其南部主要与加罗林板块相接,东北部一隅则与北美洲板块(或其细分出的鄂霍次克板块)相接。
台湾位于两个板块的交界上。东南方有菲律宾海板块,西北方则是欧亚板块。这两个板块的边界从北方的琉球海沟划过台湾,向南延伸到马尼拉海沟。从一千五百万年前开始,菲律宾海板块就不断地朝西北方向移动,如今仍以每年7∼8公分的速度,向著欧亚板块迈进。在台湾的东北方,菲律宾海板块的西缘沿著琉球海沟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形成一道向西北倾斜的隐没带。在台湾南方,板块的隐没方向相反,欧亚板块向东隐没到菲律宾海板块之下。这两套隐没带的上方发展出琉球和吕宋两个岛弧系统,分别延伸入台湾,在台湾北部交会。
目录
台湾的地震活动
从板块间看台湾地震
台湾位于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边界上,是吕宋岛弧和中国大陆碰撞所产生的山脉。在台湾东北方,菲律宾海板块向北隐没到琉球岛弧下方;在台湾南方,则是欧亚板块向东隐没到吕宋岛弧之下。地震随板块的隐没和碰撞作用而生,集中在琉球-台湾-吕宋地区的板块边界上。[1]
在台湾的中南部,欧亚板块向东隐没到吕宋岛弧之下。大陆沉积物随著欧亚板块进入隐没带,一部分被刮入增积岩楔,一部分则被拖入隐没带深部,垫在吕宋岛弧之下。台湾的中央山脉其实就是隆起的增积岩楔,而海岸山脉则是抬升的吕宋岛弧。这个隐没作用如今仍在进行,中央山脉南方的增积岩楔会不断地成长,而绿岛-兰屿一线的吕宋岛弧也会一直冲向台湾。假以时日,台湾南方的海脊迟早会上升成山脉,绿岛和兰屿也会登陆台湾。不过,在台湾东北角,板块的隐没方向已经反转,菲律宾海板块正向北隐没于台湾之下,琉球弧已进入台湾的北端,冲绳海槽则伸入宜兰平原。
在台湾南方,地震活动随著隐没的欧亚板块排列,形成一向东倾斜的地震带(A-A')。这一地震带可向北延伸到台湾南部(B-B'),但在台湾中部则消失不见(C-C')。在台湾东北部,隐没作用反转,地震活动随著向北倾斜的菲律宾海板块排列。
台湾的碰撞造山运动好比推土机堆雪,海岸山脉就像是推土机,中央山脉则是雪堆,当推土机推著雪堆向前行时,雪堆前缘、底部和后背的变形最强烈(上图)。中央山脉也是如此(下图)。不过山脉底部的温度过高,岩层只会弯折,而不会破裂。因此山脉的两侧地震较多,山脉的中央反而地震少。
当板块向下隐没时,上覆板块会形成岛弧系统,包括弧后盆地、火山弧、弧前盆地、增积岩楔和海沟。下插板块则会引发一系列的地震活动,顺著隐没板块排列,形成“班尼奥夫带”。
吕宋岛弧大约从一千万年前开始碰上中国大陆边缘,并逐步把大陆边缘挤压成台湾的中央山脉。由于吕宋岛弧呈南北走向,而大陆边缘则沿东北-西南延伸,因此碰撞由北端展开,尔后逐渐向南传递。我们从台湾东北角的演化过程,就可以了解整个碰撞造山运动的历史。
在隐没和碰撞作用的主导下,台湾的地震应运而生。这些作用起源于板块运动,在过去已经进行了五百万年,目前仍在进行。只要板块的运动方式不变,隐没和碰撞作用持续进行,地震就会不断发生。这股强大的动力来自于地球内部,不是我们人类微弱的科技力量所能阻挡。我们面对大自然的安排,既不能改变也无法逃避,只有无奈地接受。我们对台湾的地震虽然有概括性的了解,但对地震何时何地发生并不能确切的掌握。我们可以推测地震断层大概出现的地方,但对个别断层的活动性质和产生地震的潜力认识不够。在未来,如何去指认地震断层的位置,评估地震的潜能,乃至于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影响范围,是我们需要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