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练塘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练塘镇隶属于上海市青浦区,地处上海西南。镇东南与松江区新浜镇接壤,东与松江区石湖荡镇毗邻,东北与上海太阳岛旅游度假区隔泖河相望,北与朱家角镇境域相连,西北与金泽镇境域相接,西与浙江嘉善县丁栅镇毗邻,南与金山区枫泾镇毗邻。

截至2011年,练塘镇区域面积92.9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1760户、54656人。来沪人员24047人。下辖25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

练塘镇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国家生态镇"和"上海市文明镇""上海市卫生镇"。[1]

简介

练塘镇隶属于上海市青浦区,地处上海西南。镇东南与松江区新浜镇接壤,东与松江区石湖荡镇毗邻,东北与上海太阳岛旅游度假区隔泖河相望,北与朱家角镇境域相连,西北与金泽镇境域相接,西与浙江嘉善县丁栅镇毗邻,南与金山区枫泾镇毗邻。

截至2011年,练塘镇区域面积92.9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1760户、54656人。来沪人员24047人。下辖25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

练塘镇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国家生态镇"和"上海市文明镇""上海市卫生镇"。

历史沿革

练塘镇(又称章练塘、练溪)和周围地区,春秋时属吴、战国时越灭吴属越,后楚灭越,为楚春申君黄歇封地。

秦统一全国建立郡县制,属会稽郡由拳县,西汉属会稽郡娄县,三国时属吴国,南北朝宋、齐、梁、陈时属吴郡苏州府昆山县,唐代属汇南道长州县。宋、元时分属长州、吴江两县,明属苏州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划归吴江、元和、青浦三县合辖。清道光年间,设元、吴、青巡检司于此。

宣统二年(1910年),江苏省吴江县、元和县在章练塘的插花地划归青浦,计有吴江县的南横港、南钟滨、油车滨、漾荡湾,北庄西村、俞家滨诸村,元和县的南章、西蔡、王家都、鹤荡、砖桥、塘岸、田湾、花园、何家埭、李汇、尤家泾、北庄东村、王家村、俞家甸、何家滩、陆家滨、高家埭、泖口、尤家村、夏家村、东庄头、陶家埭、三家村、沈家埭、南珠、长娄、南六、庵滨诸村,由章练塘自治公所管辖,为全县16个自治区之一。后又联合大小蒸乡,西坪乡成立章蒸西坪市,统一管辖三乡之地。1914年,章蒸西坪市解散,各村仍归原建制,章练塘重新建立乡政局。

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浦县改变区域名称,设13区,章练塘乡、大小蒸乡并为章蒸区,原管辖范围不变。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章蒸区设专员公署。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全县改设8个区。泖甸、前进两村属珠葑区。顾巷、干庄属西坪区。其余各村属章蒸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整理乡镇。全县并成7区1镇1乡废专员公署,章练塘为第3区。练塘镇受其管辖,镇的范围划为集镇、练北、练南、环荡三乡一镇。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沦陷时期,练塘镇成立维持会,会长何亚霖,仍称第3区公所。汪伪时期(1940年到1945年),全县设8区,章练塘区称第7区,设练东、练西、练北、环荡、泖甸5乡管辖各村。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青浦县撤区设乡,原练塘区下辖各村改由练塘镇、练东、练西、练北、环荡、泖甸诸乡管辖。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各区公所改为区署制,定5000户以上为城镇,3000户以上为乡,全县建27个乡镇。本地设1镇2乡,即练塘镇、练西、练南两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青浦县设两个特区,青西为淀泖区署。全县设13个乡镇,镇建立镇公所。练西乡、练南乡撤消并入练塘镇,延续到1949年5月13日解放为止。

1949年,全县设8区1市61个乡镇,此地属第1乡镇联合办事处。下设围荡、南泖、北泖、练塘镇三乡一镇。管辖各村,钟联、王家村一部分属练塘镇。

1957年,全县设3个镇18个乡,围荡乡部分村和南泖、北泖两乡并为泖荡乡,练塘镇原建制不变。

1958年,全县成立17个人民公社,练塘镇与泖荡乡合并,成立练塘人民公社。

1962年,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南阳、钱盛两个大队脱离练塘公社,并人莲盛公社。

1966年,经国务院批准,练塘集镇区脱离练塘公社,恢复镇建制。

1984年,政社分设,建立练塘乡。练塘公社作为一个经济合作单位继续存在,练塘集镇仍为县属镇。

1991年1月,青浦县调整行政区划。练塘镇、练塘乡撤二建一,新建练塘镇。

2001年1月,青浦区调整行政区划,练塘镇、小蒸镇、蒸淀镇撤三建一,新建练塘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练塘镇下辖练东、泾珠、北埭、金前、泖甸、太北、叶港、朱庄、东泖、东田、联农、双菱、泾花、东淇、长河、大新、东厍、张联、徐练、浦南、蒸浦、东庄、蒸夏、芦潼、星浜25个行政村和蒸淀、小蒸、湾塘、下塘4个社区。[2]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练塘镇地处上海西南,位于东经121°01 ',北纬31°08 ' 。 地处沪、浙交界地区,境域内朱枫公路、朱莲公路贯穿南北,连接318和320国道,沪杭高速和申嘉湖高速公路横穿练塘镇。

地质地貌

练塘属淀泖低地,这是在长江老三角洲古太湖基础上发育而成的湖沼平原,成陆历史大约7000年。练塘境内河道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是上海市低洼地和湖沼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耕田被河港、湖沼分割成387只独立圩头。地势轮廓西高东低。但又因圩堤耕垦而略有起伏。

土壤

练塘土壤属水稻土土类,分沼泽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猪育型水稻土,侧渗型水稻土4个亚类。4个亚类又分成7个土属13个土种。

气候特征

练塘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四季变化分明。气候具有冬夏长,春秋季短的特征。因受季风影响,常年日照天数只有130天,日照天数低于北方地区,但地处中纬度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年辐射总量可达ro98千卡/cm,所以,对农业生产相当有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1年,练塘镇区域面积92.90平方公里,其中耕田面积3288公顷,水面积1572公顷。

水资源

练塘镇为上海市低洼地与湖沼密布地区之一。境内河港纵横,湖沼密布,属黄浦水系,潮汛影响较大,落差在0 . 8一1公尺之间。上游太湖流域和杭嘉湖地区部分东排涝水从练塘过境,泄人黄浦江,东流入海。

生物资源

练塘镇自然条件良好,自然资源丰富,植物资源主要有林木、花卉、农作物、野生植物等,动物主要有野生动物、家畜家禽、鱼类、昆虫类等。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练塘镇户籍人口21760户、54656人。其中:男性27069人,女性27587人,60岁以上老人13159人;来沪人员24047人。

民族

练塘居民基本为汉族,至2000年,有7个少数民族在练塘居住,他们是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布依族、土家族。

经济

综述

2011年,练塘镇全年完成地区增加值58亿元,比2010年增长10.34 % ;实现税收11.916亿元,比2010年增长16.64%;完成区级财政收人2.9670亿元,比2010年增长13.2%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62亿元,比2010年增长标7.0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1亿元,比2010加年增长78.56 %;

2014年,练塘镇1-11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6.9583亿元,同比2013年下降7.51%,其中工业投入3.8570亿元,同比2013年下降15.28%。

第一产业

截至2010年,练塘镇与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了"青练茭1"、"青练茭2"两个茭白新品种,亩产从2005年末的2250多公斤,提高到了2009年末的3250公斤;2007年,练塘茭白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和农业部中国优秀农产品;2008年茭白冷库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练塘茭白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另外,还建有7个500亩以上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太浦河"牌大米成功注册商标,白对虾、青虾等农产品养殖情况良好。全镇共有农业合作社43家,其中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9家,带动农户100户以上的有10家。

2010年练塘镇农业增加值14055万元,比2009年增加1.3%。 2011年,练塘镇完成农业产值4.35亿元,比2010年增长8.27 %。

第二产业

2010年练塘镇工业增加值223056万元,比2009年增加11%。 2011年末练塘镇共有规模以上企业55家,实现产值59亿元,占全镇工业比重达到60.85%。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11家,累计产值39.83亿元,占全镇规模以上产值的62%。 2014年,工业投入3.8570亿元,同比下降15.28%。

第三产业

2010年,练塘镇第三产业增加值288606万元,比2009年增长14.7%。 2011年,练塘镇将茭白节和古镇旅游结合起来,深化旅游文化内涵。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0.53亿元,比2010年增长20.24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人达到12749元,比2010年增长13.65 %。 201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229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6.91%。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练塘镇有8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科技小巨人企业,4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3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医药产业基地骨干企业。共获批科技项目178个,其中2个被列为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并取得突破。

教育事业

截至2010年,练塘镇共有学校8所(其中幼儿园3所,小学3所,初中1所,成校1所)。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实施学校改造工程,组建了新的颜安中学,练塘幼儿园迁入新址,颜安小学、蒸淀小学等完成了校舍改造,建立和完善教育奖励制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成绩保持优良。

文化事业

2011年,练塘镇建成启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练塘影剧院实现数字化放映,田山歌、匍经、土布染织技术等分别列入国家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下乡活动持续开展,《古镇练塘景色美》文艺节目被评为上海市优秀节目,练塘镇第二届运动会成功举办,体育代表团参加市农运会、区运会取得优秀成绩。

社会保障

2011年,练塘镇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认真做好失地农民镇保、小城镇保险工作,开展片林镇保工作,落实镇保转城保有关工作。落实农村和城镇低保家庭和重残无业人员人员补助,实施医疗救助管理办法,重视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性的成立医疗卫生联合体,邀请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到练塘坐诊。消费市场保持活跃,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5亿元。

历史文化

匍经

匍经是一门流传久远的民间医术,流传于练塘镇地区(原练塘、蒸淀)。据传人称,匍经的理论知识当来源于《经书》。该书是一本医疗专业书籍,约出版于明、清年代。

匍经是以中医推拿穴位为病理基础,通过由上肢、头部、腹部、下肢到背的全身推揉按摩,达到舒筋活络、改善功能的目的。其重点是对手、足按摩,又与中医学关于手掌、足底穴位对应全身部位和内脏之说吻合。

匍经对五岁以下婴幼儿感冒、发烧、腹泻、呕吐、惊厥等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尤其对新生儿的厌食、夜啼等症状有奇效。

匍经作为一门有效的民间传统医术,造福百姓、造福后代,是一项宝贵的镇非物质文化遗产。

田山歌

练塘田山歌源远流长。早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编纂的《青浦县续志.杂记》中,就已有"唱田歌悠扬赴节,声闻远近"的记载。明朝叶盛在《水车日记》中也曾描述"吴人耕作或舟行之劳,多作讴歌自遣,名为唱山水"。练塘田山歌是青浦区田山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练塘田山歌分布范围较广,遍布于练塘、蒸淀、小蒸。练塘是盛产稻米的江南水乡。每当水稻插秧和耕耘时节,农民会在田头劳动时,一展歌喉,以抒发对古代英雄、自然景物、自由恋爱的崇高、赞美之情。同时,有利于消除劳累和加快劳动进度。水稻的生长、管理期,正值上海地区的盛夏季节,劳动结束,晚上聚在屋前场上,一边乘凉,一边唱上一段田山歌,不但能排解一天的劳顿,还能增进乡情和友谊。

练塘田山歌的曲调有落秧歌调和大头歌调,两种曲调在不同的劳动场合演唱,演唱曲目可以通用。

练塘田山歌作为一种美妙的民间传统音乐,情系劳动,情系家乡,是一项宝贵的镇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景点

陈云纪念馆

陈云纪念馆是在"陈云故居"和原"青浦革命历史陈列馆"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总占地面积52亩,为一块较为规则的梯形地块,建设内容包括纪念馆主体建筑和附属设施两部分,纪念馆主体建筑占地39亩,由主体部分及辅助设施两部分构成,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总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其中地上部分3500平方米,地下部分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前为广场,广场正中设陈云同志铜像,广场两侧设长廊和水池。主体建筑周围种植苍松、翠柏,后方设青石铺地的小广场,陈云故居毗邻主体建筑。基地后方是风貌依旧的市河,市河两岸保留着具有江南小桥流水特色的建筑群。

主体建筑采用中轴严格对称布局的手法来表现崇高的纪念主题,屋顶吸取民居建筑的曲线坡层面高低错落加以组合,形象庄重而朴实,且富于变化,层次分明,并与环境协调,立面以色调朴实沉稳的国产石料为主,装饰屋面,屋檐采用琉璃瓦装饰,整个建筑造型设计继承传统,但又并非简单地复古、既具有现代感,又融入地方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用建筑语言反映出陈云个性。历史地再现了陈云诞生和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环境,充分体现陈云一生平易近人,朴实高洁的精神风貌。故居与民宅融为一体,体现了江南水乡小镇独具韵味的特色。

获得荣誉

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