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硫磺岛战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硫磺岛战役(英语:Battle of Iwo Jima,日语:硫黄岛の戦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与美国间爆发的一场战役,自1945年2月19日战斗至3月26日。硫磺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较激烈的战斗,期间日本坚守硫磺岛,但美军最终还是将其攻破[1],战役中美军共牺牲6,821人,负伤21,865人,而日军的23,786名士兵之中除了1,083人被俘之外,其余全部阵亡。随后美军将该岛建设为供战斗机起飞的机场,为B-29超级堡垒轰炸机护航,大幅提升了对日本政治和工业核心的东京进行战略轰炸之效率。

硫磺岛战役除了其战斗艰苦而成为著名的战斗外,还有美军摄影师拍下了其士兵于该岛的折钵山上竖起了星条旗的场景,这张照片广为流传,成为了绘画雕塑和邮票的图案。

背景

硫磺岛是日本南方距离东京1080公里的火山岛,呈东北、西南走向,长8公里,北部最宽处为4公里,东南部最窄只有800米。地理上隶属小笠原群岛的一部分。往南1,130公里是关岛。岛上大部分由松软的火山灰土壤构成,保水性不佳,饮用水主要靠收集雨水为主;战争爆发前约有1千人左右的平民在岛上以采掘硫磺或种植秀贵甘蔗为业。

1941年12月日美开战时,小笠原群岛中只有父岛有驻军;硫磺岛的地位是在开战后才逐渐提高,日军驻岛最早的原因为巩固往南太平洋的空中航线,因此由日本帝国海军派兵在岛上开设机场。第一座机场(千鸟机场)位于折钵山东北方约2公里处,驻有20架军机和1500位相关人员;此外还有电台、气象站等辅助设施。

在经过美军收复马绍尔群岛,以及在1944年1月,对加罗林群岛的楚克发动毁灭性的空中打击后,日军高层开始重新评估情势。所有的迹象显示,美军将会进击至加罗林和马里亚纳群岛。为抵御美军的行动,帝国陆军与日本海军欲建立一个环形防卫圈“绝对国防圈”,从加罗林至马里亚纳向北延伸到硫磺岛,再到日本本土;以及从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向西延伸到帕劳群岛、菲律宾。

1944年3月,日军由小畑英良中将指挥的第31军进驻了此防线内,以父岛作为军部驻地。在美军攻下马里亚纳群岛后,美军开始频繁派出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硫磺岛成为向日本本土发出预警的基地,这让日本人得以做出更多防空措施。

雷伊泰岛战役[2]之后,硫磺岛成为战略上的重点:日军战斗机利用硫磺岛作为军用机场,反击美军的B29轰炸机;且日本海军也利用该岛作为必要时的补给点。更有甚者,日军于1944年11月-1945年1月,发动了对马里亚纳群岛的空袭。美军认为,若能夺下硫磺岛即可消除这一威胁,并为日后登陆日本的行动做出准备;且B29轰炸机执行轰炸日本本土的任务时,距离过长且其需要战斗机的护航,而该岛可做为P-51战斗机的基地,提供护航的功能。

美军抢占硫磺岛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 消除日军对美国轰炸机的预警能力
  • 消除日军在硫磺岛附近对美军造成的隐患
  • 消灭硫磺岛上的日军,减少轰炸机经过这里的损失
  • 为轰炸日本本土后受伤的飞机提供临时着陆场
  • 为航程较短的护航战斗机提供补给
  • 打开进攻日本本土的门户,消除后顾之忧

美军很有自信的认为,只需一个礼拜就能夺下硫磺岛。美军并没有注意到日军正在构筑复杂且深入的防线:日军彻底放弃在过去惯用的,于滩头迎击美军的战术。日军成功的准备让美军在战后发现,多达数百吨的炸弹,多达上千轮的海军重炮射击,几乎没有给日军带来任何杀伤。

影响

前述由于硫磺岛重要的地理位置,对此后美军的军事行动产生巨大的作用。轰炸机在护航战斗机的保护下可以在中低空轰炸日本本土的城市,大大提高了攻击效率。夺取硫磺岛之后,美军迅速组织了东京大轰炸(3月10日),名古屋大空袭(3月12日)和大阪大空袭(3月13日),有效破坏了日本的军需工业以及民生。至战争结束为止共有2251架受伤的B29在硫磺岛降落。美军以牺牲6,800人,伤2万2千人的代价拯救了约2万5千名B29机组成员的性命,光这一点也是相当伟大的胜利。此外,美军在硫磺岛战役中的巨大伤亡也间接促成了美军最终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决定。

视频

硫磺岛战役 相关视频

硫磺岛战役 日军视角描述战斗的惨烈
硫磺岛战役:惨烈的战争,日军最后的疯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