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鐘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石鐘慈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933年12月 |
國籍 | 中國 |
籍貫 | 浙江寧波 |
民族 | 漢 |
母校 | 復旦大學數學系 |
職業 | 數學家 |
數學家。1933年12月生於浙江寧波。195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曾任中國計算數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主任,科學與工程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世紀50年代末,建立了一種將變分原理和攝動理論相結合的新算法並算出氦原子最低能態的良好近似值研究了矩陣特徵值的定位問題,得到精度很高的上下界估計公式。70年代中期以來,從事有限元的理論研究和應用,首創的樣條有限元被廣泛應用於實際計算並引發了大量後繼工作研究非協調元的收斂性,證明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檢驗方法既非必要也不充分,並提出新的判別準則發現非協調元的一系列奇特的錯向收斂性質,從理論上證實了早期工程計算中觀察到的現象分析並證明多種在應用上極有價值的非協調元的收斂性,奠定了它們的理論基礎。
教育背景
- 1951年,入浙江大學數學系。
- 1952年,轉入復旦大學數學系。
- 195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
工作經歷
- 1955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數學係數學專業,畢業後到中國科學院數學所工作。
- 1956年,首批赴蘇聯科學院Steklov數學研究所攻讀計算數學。
- 1960年,回國後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工作,參加了馮康教授領導的中國計算數學事業的創建和發展。
- 1965年-1986年,任教於中國科技大學,任數學系主任和計算中心主任。
- 1987年-1991年,任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主任。
- 1988年-1995年,任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現任中國計算數學會理事長。
-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
- 1993年,主持國家攀登計劃項目「大規模科學與工程計算的方法和理論」,擔任首席科學家。
研究方向及領域
從事有限元的理論研究和應用。
科研成果
20世紀50年代末,建立了一種將變分原理和攝動理論相結合的新算法並算出氦原子最低能態的良好近似值研究了矩陣特徵值的定位問題,得到精度很高的上下界估計公式。
70年代中期以來,從事有限元的理論研究和應用,首創的樣條有限元被廣泛應用於實際計算並引發了大量後繼工作研究非協調元的收斂性,證明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檢驗方法既非必要也不充分,並提出新的判別準則發現非協調元的一系列奇特的錯向收斂性質,從理論上證實了早期工程計算中觀察到的現象分析並證明多種在應用上極有價值的非協調元的收斂性,奠定了它們的理論基礎。
主要獎項及榮譽
- 1987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1987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光榮稱號。
- 2000年獲得「何梁何利獎」。
- 2003年獲華羅庚數學獎。
- 2006年獲得「蘇步青應用數學獎」。
學術成就及著作
- 石鐘慈,許學軍,黃雲清,《經濟的瀑布型多重網格法(ECMG) 》,中國科學A輯:數學,2007,37 (9):1083—1098 ;
- 石鐘慈,《第三種科學方法∶計算機時代的科學計算》,暨南大學出版社;
- 馮康、石鐘慈,《彈性結構的數學理論》,科學出版社;
- 石鐘慈、袁亞湘,《奇效的計算-大規模科學與工程計算的理論和方法》,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8
- 《數學——它的內容,方法和意義》,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時間:2018年12月
- 《有限元方法》,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時間: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