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病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疱疹病毒 |
疱疹病毒(herpes virus)是一群有包膜的DNA病毒,生物学特性相似,归类为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目前总共发现了100多种,
可以分为α、β、γ三大类(亚科)。其感染宿主广泛,主要侵害皮肤、黏膜以及神经组织,严重影响着人及其他动物的健康。
中文名疱疹病毒
外文名Herpesviruses
归 属DNA病毒
种 类100多种侵害部位皮肤、黏膜以及神经组织
目录
简介
疱疹病毒(herpes viruses)是一类有包膜、基因组为双链DNA的病毒。
疱疹病毒分为α疱疹病毒、β疱疹病毒、γ疱疹病毒以及其他疱疹病毒。其中有代表性的α疱疹病毒包括能够感染人类的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2,HSV-1/2)、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 以及感染动物的伪狂犬病病毒 (Pseudorabies virus,PRV)、鸡马立克氏病病毒 (Marek’s disease virus,MDV) 等。
β疱疹病毒主要有人类的巨细胞病毒 (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 [ γ疱疹病毒(如EB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是淋巴样细胞,
可引起淋巴增生。疱疹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广泛,可感染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
目前发现的能感染人的疱疹病毒有8种,包括: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erpes simplex virus-2,HSV-2),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
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和卡波济肉瘤相关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根据基因组序列和结构及理化性质的不同,
可将人类疱疹病毒分为3个亚科:α疱疹病毒亚科,β疱疹病毒亚科和γ疱疹病毒亚科。
Herpes这个字源于希腊文,意思是蛇样爬行,疱疹病毒(herpes virus,HSV)是指带状疱疹病毒。爬行类、鱼类、蛙类和人体内的疱疹病毒形态相似,但抗原性、基因组DNA中G+C含量
和病毒DNA的序列均不相同。病毒颗粒由162个有孔的子粒排列成多面体的衣壳,外有20多个多肽的脂质包膜。病毒基因组是线状双链DNA分子,长140 000 bp。
8种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主要侵犯外胚层来源的组织,包括皮肤、粘膜和神经组织 。感染部位和引起的疾病多种多样,并有潜伏感染的趋向,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1、单纯疱疹病毒1型(人类疱疹病毒1型)。
2、单纯疱疹病毒2型(人类疱疹病毒2型)。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3型)。
4、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
5、巨细胞病毒(人类疱疹病毒5型)。
6、人类疱疹病毒6型。
7、人类疱疹病毒7型。
8、人类疱疹病毒8型。
感染后的常见表象为:神经节腺体、肾淋巴组织、淋巴组织热性疱疹;唇、眼、脑感染;生殖器疱疹水痘;带状疱疹单核细胞增多症,眼、肾、脑和
先天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婴儿急疹和其他一些如未知腹痛等病症。
免疫性
HSV原发感染后1周左右血中可出现中和抗体,3-4周达高峰,可持续多年。中和抗体在细胞外灭活病毒,对阻止病毒经血流播散和限制病程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消灭潜伏感染的病毒和阻止复发。
机体抗HSV感染的免疫中,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NK细胞可特异性杀死HSV感染细胞;在抗体参予下,介导ADCC效应亦可将HSV感染细胞裂解;
细胞毒性T细胞和各种淋巴分子(如干扰素等),在抗HSV感染中也有重要意义。
生物学性状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呈球形,完整病毒由核心、衣壳、被膜(Tegument)及囊膜组成核心含双股DNA,缠绕成纤丝卷轴。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
由162壳微粒组成,直径100nm 。衣壳外一层被膜覆盖,厚薄不匀,最外层为典型的脂质双层囊膜,上有突起。有囊膜的病毒直径为150~200nm。囊膜表面含gb 、gC、gD、gE、gG、gH糖蛋白,
与病毒对细胞吸附/穿入(gB gC gD ge )、控制病毒从细胞核膜出芽释放(gH)及诱导细胞融合(gb gC gD gH)有关。并有诱生中和抗体(gd 最强)和细胞毒作用(已知的HSV糖蛋白均可)。
基因结构
HSV基因组为一线性DNA分子,由共价连接的长片段(L)和短片段(S)组成。每片段均含有单一序列和反转重复序列。基因组中有72个基因,共编码70各异的蛋白质,
其中除24种蛋白的特性还不清楚外,有18种编码蛋白组成病毒DNA结合蛋白及各种酶类,参予病毒DNA合成,包装及核苷酸的代谢等。30多种不同蛋白组成病毒结构
蛋白(如衣壳蛋白、囊膜蛋白),在保护HSV的DNA,以及HSV的致病作用和诱导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培养特性
HSV可在多种细胞中生长,常用的细胞系有BHK细胞,Vero细胞、Hep-2细胞等。病毒初次分离时,原代乳兔肾细胞、人胚肺细胞较敏感。HSV感染动物范围广泛,
多种动物脑内接种可引起疱疹性脑炎,小白鼠是足垫接种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致死性感染,家兔角膜接种引起疱疹性角膜炎,
豚鼠阴道内接种可引起宫颈炎和宫颈癌。接种鸡胚绒毛尿囊 膜上,形成增殖性白色斑块。
分型
HSV有二个血清型,即HSV-1和HSV-2,两型病毒核苷酸序列有5%同源性,型间有共同抗原,也有特异性抗原,可用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作ELISA,DNA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及DNA杂交试验等方法区分型别。
微生物学检查法病毒分离和鉴定
病毒分离培养是当今临床上明确诊断疱疹病毒感染的可靠依据。可采集皮肤、生殖器等病变部位的水疱液、脑脊液、角膜刮取物、唾液等标本,接种人二倍体成纤维
细胞株WI38及其它传代细胞株如Vero、BHK等,经24~48小时后,细胞则出现肿胀、变圆、细胞融合等病变。然后用HSV-1和HSV-2的单克隆抗体作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或应用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来定型。
抗体检测
常用于抗体检测的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免疫荧光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临床多用于急性感染诊断和器官移植患者的检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
如用于急性感染诊断,应采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同时检测血清中的IgG和IgM。
DNA检测
取病变组织或细胞,提取病毒DNA,与标记的HSV DNA探针进行杂交或应用PCR检测HSV-1或HSV-2的gB糖蛋白基因来判断是否是HSV的感染。这种方法已用于疑为HSV脑炎患者的诊断。
致病性
病人和健康携带者是传染源,主要通过直接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HSV经口腔、呼吸道、生殖道粘膜和破损皮肤等多种途径侵入机体。人感染非常普遍,
感染率达80~90%,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粘膜或皮肤局部集聚的疱疹,偶尔也可发生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累及内脏。
原发感染
6个月以内婴儿多从母体通过胎盘获得抗体,初次感染约90%无临床症状,多为隐性感染。HSV-1原发感染常发生于1~15岁,常见的有龈口炎,系在口颊粘膜和齿龈处发生成群疱疹,
破裂后,多盖一层坏死组织。此外可引起唇疱疹、湿疹样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疱疹性脑炎等。生殖器疱疹多见于14岁以后由HSV-2引起,比较严重,局部剧痛,伴有发热全身不适及淋巴结炎。
潜伏感染和复发
HSV原发感染产生免疫力后,将部分病毒清除,部分病毒可沿神经髓鞘到达三叉神经节(HSV-1)和脊神经节(HSV-2)细胞中或周围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内,以潜伏状态持续存在,
与机体处于相对平衡,不引起临床症状。当机体发热、受寒、日晒、月经、情绪紧张,使用垂体或肾上腺皮质激素,遭受某些细菌病毒感染等,潜伏的病毒激活增殖,
沿神经纤维索下行至感觉神经末梢,至附近表皮细胞 内继续增殖,引起复发性局部疱疹。其特点是每次复发病变往往发生于同一部位。
最常见在唇鼻间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出现成群的小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疱疹性宫颈炎等亦可反复发作。
先天性感染
HSV通过胎盘感染,影响 胚胎细胞有丝分裂,易发生流产、造成胎儿畸形、智力低下等先天性疾病。约40~60%的新生儿在通过HSV-2感染的产道时可被感染,
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其中60~70%受染新生儿可因此而死亡,幸存者中后遗症可达95%。
致癌关系
一些调查研究表明HSV-1和HSV-2可能分别与唇癌、外阴癌及子宫颈癌有关,特别HSV-1作为宫颈癌的病因,曾受到人们重视,但近年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与该癌有直接关系,因此宫颈癌成因也许是复杂的。
疱疹病毒治疗
本病有自限性,约1-2周即可自愈。治疗的目的是防止下次复发。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原则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减少复发。
全身治疗
治疗原则其一使感染的HSV不能活化,甚至消灭病毒;其二调节免疫,防止再发,可用阿昔洛韦静滴或口服,丽珠威口服,干扰素肌注,白细胞介素Ⅱ肌注。
l.阿昔洛韦(ACV):是目前公认的首选药物。使用方法应针对GH不同的情况。
(1) 首发性GH:口服ACV200mg,每日5次,连服7d;或静脉滴注ACV5m批小每日3次,连续5d-7d。
(2) 复发性GH:口服ACV200mg,每日5次;或800m卧每日2次,连服5d;若在刚开始出现症状时即开始治疗,部分患者可不出现典型症状。复发频繁时,可口服ACV2OOmg,每日3次,连续服用6个月-12个月。
(3) 免疫受抑制患者:对HIV感染者的GH,每次40Omg口服,每日3次-5次。若病情严重,每次400mg/kg,静脉滴注,每8hl次,直至痊愈。
(4) 疱疹性痒疽:口服ACV200mg,每日5次,连服7d-lOd。
(5) HSV直肠炎:口服ACV400mg,每日5次,可缩短病程。免疫受损或重症者可静脉滴注ACV5mg/(kg·8h)。
(6) 新生儿HSV:常采用静脉滴注ACV30mg/(kg·d),或者阿糖腺苦30mg/(kg·d),共10d-l4d。
干扰素(IFN)
原发GH: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成人100万U-300万U,小/L5万U/(kg·d),l周-2周。
复发GH: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成人300万U-600万U,儿童10万U/(kg'
病毒唑(三氮唑核苷):抑制多种病毒DNA及RNA的复制、合成。
原发GH及AIDS合并HSV感染:肌肉注射l5mg/(kg·d)。
复发GH:口服0.49,每日4次,3d后改为0.4卧每日2次,共Sd。
磷甲酸钠:选择性抑制疱疹病毒诱导的DNA依赖的DNA聚合酶。静脉滴注40mg-60mg,每8小时l次,连用4天。只用于个别严重的GH,特别是由耐阿昔洛韦HSV株引起的。副作用有肾毒性及钙磷代谢紊乱。
消炎痛:口服,25m卧每日3次。色聚肌胞:肌肉射注,每周2mg,2次-3次。
gD一2疫苗:为重组的HSV一2糖蛋白在CHO细胞的表达,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及中和性抗体,相当或超过GH患者所产生的水平。
接种gD一2100卜9,2个月后重复1次。与对照者相比,复发明显减少,gD-2疫苗可减轻症状、预防感染。
单克隆抗体治疗是有前途的新方法。HSV糖蛋白疫苗及重组亚单位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和增强细胞作用,对消除HSV感染后的潜伏和初次发作、复发均有效果。
局部疗法
原则为干燥、收敛、保护患部,防止继发感染。可外洗pH4弱酸性女性护理液,或氧化锌油膏或泥膏、紫草生地榆油膏、0.5%新霉素软膏、或0.25%~0.1%疱疹净(IDU)软膏等。
中医治疗
蛇丹汤:金银花30克,紫草10克,黄芩10克,板蓝根、大青叶各60克用水来煎服,每天1剂。
如果是痛剧的,可以加乳香以及没药各10克,而如果是痒甚者的,可以加白藓皮以及地肤子各10克。还可以外用七厘散,用开水溶化了,然后再涂患处,每天2-3次就可以了。
青黛散适量,然后再加入香油再调成糊剂,而在用的时候涂在患处,每天换药一次。
板蓝根30g,木贼草30g,然后再煎汤大概200mL用来外洗,每天2次,然后每次30分钟。
芒硝100g,然后再兑入到沸水300mL,等到凉了以后再用来外洗患部。
鲜半边莲适量,然后在洗净以后再捣如泥,然后再敷在患处,再盖上纱布,每天换药1-2次。
野菊花30g,黄柏30g,马齿苋30g,然后再煎汤大概200mL用来外洗,每天2次,每次洗敷15分钟,有着很好的效果的。
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忌食腥辣食物,严禁饮酒;
2、注意休息,防止劳累、患处磨抻;
3、禁止性生活,避免生殖器充血,加重病情,或者传染给他(她)人;
4、在患处溃烂,流脓,变色的情况下禁止使用;
5、康复后,日常私处护理用pH4弱酸性女性护理液。另需继续忌食腥辣食物和酒类三个月,三个月后六个月内限量食用,半年后可正常饮食。生殖器疱疹患者,
在康复后,还需继续禁止性生活三个月,三个月后六个月内限量性交,半年后可过正常性生活,可正常受孕生育。
护理
对生殖器疱疹的护理首先要预防它的感染,特别是夏天,气温高,出汗多,加上局部的搔抓,很容易出现局部的感染,每天用pH4弱酸性女性护理液清洗生殖器部位是必要的。
当出现局部的感染后,要及时用女性护理液清洗局部,也可用黄连素1片研末加入200mL沸开水中,待凉后清洗患部。
其次,避免局部的搔抓,不可用刺激性太强的药品。患病后需注意预防感冒、着凉、劳累,以减少复发。治疗期间禁房事。
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坚持的锻炼身体,而且要保持一个心情愉快,生活的起居要有规律。而且在治疗的期间应该卧床休息,还要注意营养,
更是要穿一些清洁柔软的棉制内衣,如是要疼痛影响到睡眠的,也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镇静的止痛药。[1]